2014年高考六種高職高專招生政策將全面推行(2)
高職招生制度改革不僅是為解決生源危機
“高職招生制度改革絕不僅是為了解決部分高職院校面臨的生源危機問題而設計,而是著眼于優化教育結構和提高教育質量,遵循高等職業教育人才選拔和培養規律。”林宇認為,高職招生改革是為了有利于技能人才的選拔,為學生發揮個性潛能提供多樣化選擇。
據了解,2012年高職院校通過非高考招生人數已達133萬名,占高職招生人數的40%。2013年有望突破一半。
雖然高職推出了六種招生考試方式,但林宇一再強調,各種招生政策一定要遵循規則和流程。“高職招生沒有降低門檻。沒有門檻就沒有標準,沒有標準就談不上質量。沒有質量,高職就沒有聲譽。”
近幾年,高職面臨生源危機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談到此問題,林宇認為,一定意義來說,高職招生困難是個“偽命題”。“高職招生難主要講的是從普通高考招生這個渠道招生越來越難。”林宇說,如果高職非要通過高考這個渠道去招生,那肯定困難,招生的路只會越來越窄。
林宇向記者說,從統計數據看,中職畢業生的升學愿望肯定不止30%,如果按30%來計算,每年中職畢業生接近1000萬名,這樣就有300萬名中職畢業生可以招收,這已經差不多達到了高職每年可招生的范圍。
另外,教育部也在積極引導和推動本科院校壓縮或停招專科生,這也會使本科院校向高職院校釋放更多生源。在教育部這一政策引導下,福建遼寧等省已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比如福建就已出臺《關于支持高職院校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本科高校加快退出高職教育。從2014年起,重點建設高校除特殊需求外,不再安排高職教育招生計劃。
“理論上高職生源沒有問題,地方政府應放開思路,大膽創新,充分行使好地方在高職招生上的權力。”林宇介紹,還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下放高職招生自主權,決不能用作遷就因條件和質量較差而招不上生的學校。上述六種招生辦法都是為了解決目前普通高考招生解決不了的問題,例如:“知識+技能”招生是為了了解學生的職業傾向;單獨招生是為了給優質學校更多自主選擇適合生源的機會;五年一貫制招生是為了解決技術積累和培養周期問題;對口單招是為了解決中職學生繼續學習的問題等。總之,要引導生源向優質學校、優質教學資源集聚。”林宇說。
林宇認為,未來高職院校招生將有兩個趨勢:一是入學渠道的多樣化;二是生源結構的多樣化。
“這將對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內容組織、教學方法和培養方式等各方面提出新的挑戰。高職院校必須作好應對的準備。”林宇說。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