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高考超一半專科院校未完成招生計劃(2)
高考報考人數的銳減,受沖擊最大的當屬高職高專院校。
在內蒙古今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的9個批次中,高職高專批是招生學校規模最大、招生計劃數量最多的錄取批次:招生學校758所,其中有區內48所,招生計劃達81828人。最終錄取數據顯示,今年區內外高校在內蒙古共錄取新生171629人,高職(專科)錄取76388人,沒有完成招生計劃。
而對于同樣選擇高職院校的家長和考生來說,能進入本科院校的高職專業是他們的首選。
呼市考生張斌在呼市第三職業中專學美工設計類專業,今年高考考了237分,他一直渴望考入內蒙古農業大學。在他看來,選擇本科院校的高職高專專業,面子上有光,而且比起其他獨立的職業院校來說,以后也許會在就業方面占些許優勢。
在今年內蒙古制定的高校錄取最低分數線中,內蒙古的普通文科和普通理科的高職高專類,文化課分數線僅為160分,有人稱,高職院校錄取的最低控制分數線已經是真正意義上的“底線”。
而令一些高職院校的招生辦負責人擔憂的是,即便是這樣低的錄取成績,一些高職院校仍然無法完成既定的招生計劃。還有很多學生即便在被錄取后,開學也不來報到。
對于此類現象,內蒙古大學招生辦副主任段宏利分析認為,除了生源萎縮的原因外,還涉及本科類院校高職專業招生比專科類院校招生容易,更多家長與考生還考慮本科類學校師資力量強大,學校品牌性更強等原因。
學歷門檻卡住高職畢業生
其實,高職學院招生難,主要還是“出口”所限,學歷低成為畢業生就業障礙。對于這一點,高職院校畢業生薛燕深有體會。
薛燕2010年畢業于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她曾輾轉呼市、鄂爾多斯市等地求職、工作。“在求職中我們發現,其實很多用人單位還是很看重學歷的,明確要求‘第一學歷為全日制本科’。”薛燕說,公務員考試中專科學歷就受限制;一些事業單位招聘雖然可以參加,但只能在戶籍所在地報考。
今年6月份,她看到信息說,內蒙古農村信用社2013年招考旗縣級法人機構工作人員,于是就趕快報了名。一共招1000人,業務崗的招700多人,報考的人特別多。
“我們同事學的電子商務專業審核就通過了,而我學的計算機專業審核則沒通過,回復說我的專業不符,我們都是報的業務崗,對業務崗這塊的要求是大專以上學歷。”薛燕納悶地說,自己所學的專業很接近報考的崗位,歸根結底,是因為自己的第一學歷是專科。
這幾年,雖然不時有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率高于本科生的新聞見諸媒體,但很多高職畢業生也面臨一些問題:人家讀大學,我讀大專,專業品牌不如人家響;雖然中小企業喜歡高職學生,但想進大企業,學歷“門檻”過不去;以后升職或考公務員,會不會也卡學歷……因此,在高考報志愿時,高職成了“雞肋”。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