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重慶高考錄取7月1日開始 謹防8種騙術(2)
●騙術四:“自主招生”術
慣用伎倆:不法分子或中介向考生和家長宣傳單獨招生、自主招生等是學校的“自由招生”。只要交錢,就可隨意突破文化成績要求錄取。
防騙揭秘:開展自主招生的高校,都經教育部門批準,可以通過教育部網站查詢真偽。考生必須參加學校組織的自主招生測試且合格,其資格要經過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公示,同時高考成績達到相應的分數要求,才能被錄取。錄取結果可在市教育考試院網站查詢。
●騙術五:軍校“降分”術
慣用伎倆:不法分子或中介打著“地方委培生”、“自費生”、“國防生”的幌子,甚至通過偽造軍隊公文公章、冒充軍隊機關或招生部門人員,許諾教育部認可學歷、畢業后一律安排到部隊工作。
防騙揭秘:從2008年起,軍隊院校就不得開辦學歷教育專業(班次)或按學歷教育的學制和規格,招收任何形式的地方委培生。
●騙術六:定向“招生”術
慣用伎倆:一些騙子利用國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騙考生和家長,吹噓自己可以弄到某大學定向招生計劃,保證錄取,公開叫價,收取所謂“定向費”以詐取家長錢財。
防騙揭秘:定向就業專業計劃招生同樣嚴格按照分數錄取,不會向考生收取任何費用。“定向招生”名額不會“外流”,并非不法分子鼓吹的“能夠搞到”。
●騙術七:招生“補錄”術
慣用伎倆:利用考生及家長不熟悉招生程序、規定的弱點,打著“補錄”的旗號行騙。
防騙揭秘:重慶市嚴格按照教育部規定,本科層次不允許補錄。高職專科根據學校報到情況,對缺額較大的高校,經學校申請和我市招生錄取領導小組批準,可以適當補錄少量考生,但仍執行集中錄取時的招生政策。
●騙術八:錄取“邀功”術
慣用伎倆:明明屬于正常投檔和錄取的,卻稱是自己托關系走了后門,向考生家長邀功請賞,借機索取錢財。
防騙揭秘:重慶市教育考試院會及時公布考生錄取結果和相關信息,考生和家長可通過正規渠道查詢,完全沒有必要從其他渠道獲知。
(責任編輯:閆桂超)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