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志愿填報應謹防四個誤區
高考志愿填報中,選專業比較讓考生糾結。湖北省知名志愿填報專家張才生,以及華師一附中高級心理咨詢師尹鄧安提醒,考生應謹防四個誤區。
一是一門心思奔名校不看專業。奔名校沒有錯,但是如果為了上名校而走上極端,放棄自己喜歡和擅長的專業,屈就于不喜歡、不擅長的專業,就有些得不償失了。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很可能就會在競爭激烈的名校里慘遭淘汰。特別是僅僅考慮上名校更有“面子”就更不明智了。如果一定要上名校,但又上不了自己喜歡的專業,最好選擇那些和自己喜歡專業相近或相關的專業,這樣日后可以通過讀研究生等途徑改變。
二是盲目追求熱門專業。若一味追求熱門,而不考慮自身的興趣、能力,即使上了熱門專業,也有可能因為缺乏興趣或是不具備能力而灰心喪氣,甚至會被激烈的競爭所淘汰。而且,熱門專業往往是根據社會需求變化而變化,今天的熱門專業,幾年之后就有可能成了冷門,這樣的例子非常多。選擇專業不能只盯著眼前的熱門,更重要的是考慮將來自己的發展方向。考生選擇熱門專業時要考慮兩個因素:幾年以后,這個專業的市場需求形勢如何?自己是否真的喜歡這個專業并具備學習該專業的能力?
三是由父母一手包辦。如果父母只是從自己的意愿出發,把個人的興趣當成孩子的興趣,不考慮孩子的特點、興趣、能力和個性,他們作出的選擇有可能耽誤了孩子的前途。家長可以給孩子提建議,但不可大包大攬,更不要強行為孩子作出選擇。當然,考生也應根據自己的情況參考家長的合理意見。
四是錯誤理解興趣。興趣是人們選擇專業和職業時考慮的首要因素,但不應該是惟一因素。
中學生的興趣有很多是表層的、不穩定的,有些學生因為喜歡某位老師而喜歡該老師所教學科,還有一些是因為社會流行的某種時尚而引起興趣。報志愿時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對某個學科的興趣是持久的還是暫時的,是表面的還是深層的。
興趣和能力有時候并不一致,對某類工作有興趣并不一定就有從事這類工作的能力。例如,有人很喜歡音樂,卻沒有音樂天賦,再努力也成不了音樂家。如果只有興趣沒有能力的話,就會很受打擊,慢慢地也就沒有興趣了。因此,在選擇專業時,一定要考慮自己的能力如何。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