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志愿填報:根據名次和比例確定批次(2)
3關鍵詞:擇校
成績一般,最好先選學校再選專業
“我孩子是理科,三次模擬考試都在330分左右,能報考怎樣的大學?”最近不少家長在致電本報時,都會詢問哪一所大學名氣更響一點,哪一所學校實力更強。
對此,著名教育專家熊丙奇認為,學生在選擇學校時,一定要仔細分析學校的辦學理念與特色,同時,學校歷史與傳統、畢業校友、發展定位等等都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每年到了高招季,各個不同版本的“大學排行榜”也會出爐,不同高校之間不同的排名,也讓不少家長提出疑問:“究竟該信哪一個?”
“這些排行意義不大。”熊丙奇指出,目前國內發布的大學排行榜缺乏參照性與可信度。“根據排行榜來填報志愿是不科學的,考生填報哪所院校、何種專業應根據自己的成績進行定位。”熊丙奇建議,對于學習成績較好的同學,應該在遵從個人愛好、興趣的前提下,在選好專業的基礎上,挑選好學校。對于成績一般的考生,學校與專業兩者難以兼顧,建議先選學校,再選專業,盡量讀名校。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的考生,優先挑選專業,畢竟就業是第一位的。
4
關鍵詞:專業
勿以“熱門”“冷門”來界定專業
高考專業選擇對學生未來學業和職業發展的影響至關重要。采訪中,揚州大學招辦主任顧松明告訴記者,很多家長在填報志愿時,都喜歡用“熱門”和“冷門”來分類專業,但這樣并不科學,因為“熱門”和“冷門”總是相對的。
“最近幾年,報考財經類專業的學生特別多,是很多家長眼中的"熱門",但是不是財經類專業就業就真的很容易?農學、生物科學類專業分數線走低,就代表這些專業就業前景不好呢?”顧松明解釋,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不能只看眼前的就業狀況,因為學生進校到畢業工作有4年時間,社會的需求量在變化,現在的信息并不代表在4年后也是對的。
顧松明舉例,前幾年,國際貿易專業、計算機類等專業都比較熱門,但是現在在就業上卻出現了遇冷的情況,這主要跟高校“一窩蜂”地開設相關專業加上連年擴招有關,造成畢業生數量龐大,就業市場幾近飽和。
顧松明表示,在選擇專業時,還是要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盡可能處理好專業興趣與志愿填報的關系。“在考慮興趣后,選取一個好專業才是至關重要的。”顧松明說。
編輯推薦: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357 51291557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