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議論文):節儉(2)
(3)理論論據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清?朱柏廬《夫子治家格言》
凡不能儉于已者,必妄取于人。
清?魏禧《目錄里言》
以儉立名,以侈自敗。
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儉則足用,儉則寡求,儉則可以成家,儉則可以立身。
《古今圖書集成?家范典》
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
《古今對聯集錦?農村聯》
凡事一儉,則謀生易足;謀生易足,則于人無爭,亦于人無求。
清?錢泳《履園叢話?儉》
上節下儉者則用足,本重末輕者天下太平。
宋?林逋《省心錄》
有德者皆由儉來也。
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克勤于邦,克儉于家。
《尚書?虞書?大禹謨》
儉以寡營可以立身,儉以善施可以濟人。
《古今圖書集成?家范典》
儉為德之恭,侈為惡之大。
《周書?韋孝寬傳》
為政之要,曰公與清。成家之道,曰儉與勤。
宋?林逋《省心錄》
仁以厚下,儉以足用。
《資治通鑒》卷八九
《晉紀十一》
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
清?金纓《格言聯璧?持躬》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輕而多取,吾寧寡而儉用。
弘一大師《格言別錄》
惟儉可以惜福,惟儉可以養廉。
清?錢泳《履園叢話?安安先生》
惟儉養德,惟移蕩心。
《明通鑒》卷六,太祖語
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
明?薛宣《讀書錄》卷七
人惰而侈則貧,力而儉則富。
《管子?形勢解》
多求不如省費。
宋?司馬光《言招軍札子》
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
毛澤東《我們的經濟政策》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
清?朱柏廬《夫子治家格言》
聲色之害,甚于鴆毒。
《明通鑒》鄭五,太祖語
儉開福源,奢起貧兆。
《魏書》卷六二《李彪高道悅列傳》
儉則寡欲,侈則多欲。
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節用儲蓄,以備兇災。
《后漢書?肅宗孝章帝紀》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左傳?莊公二十四年》引古語
制俗以儉,其弊為奢。
宋?王安石《風俗》
衣不求華,食不厭蔬。
宋?王安石《長安縣太君墓表》
不勤不儉,無以為人上也。
隋?王通《文中子?關朗》
編輯推薦: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357 51291557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議論文):節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