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作文預測及作文思路導引訓練(四)(2)
主要問題
1.立意偏、離。就事論事。
2.標題無問題但文章內容偏離;或內容有聯系標題又有問題。
3.觀點材料不統一。
4.結構形式不規范。如題記、小標題。
5.錯別字,尤其是標題及文章開頭的錯別字。
文章品讀
在磨難中成長
平坦的路上,腳步固然輕巧,行程固然悠閑,寧靜的溪水旁卻留不下記憶的腳印和成長的足跡。泥濘的路上,腳步雖然拖沓,身子雖然疲憊,融融的月光下卻鐫刻了既厚有重的印跡,即使被歲月撫平了,依然可以留下深刻的凹痕。
是啊,磕磕碰碰的人生中我們才可以慢慢地長大,泥濘之后,磨難過后,我們才可以漸漸地堅強。沒有汗水,沒有艱難行走的旅途是乏味的和無意義的,沒有經過坎坷的人生,留下的只會是一片空白。
碧透蔚藍的大海里,磨難是那駭人的浪和咆哮的風,穿越浪與風才能駛往成功的彼岸。“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家道的變故中落,人情的麻木冷漠在多年的寒夜后化作那堅冷的磨刀石,磨礪出驚世駭俗直抵文學藝術顛峰的紅樓一夢。幾十載飽受屈辱,壓抑的悲戚椎心泣血,挫敗的人生化作滾燙的鋼水,無數個365夜后鑄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泥濘的人生烘焙(烘焙?)出的是一個個傲岸的身影,所以,才會有臥薪嘗膽后三千鐵甲吞吳的豪舉,才會有輪椅上演奏時間簡史的壯行,才會有寂靜無聲里千手盛放的奇跡。泥濘的路,其實早已指明了前路的方向。
寥廓的天空中,磨難是電閃雷鳴和傾盆大雨,穿越這雷雨才能在更高的天空心生呼嘯,抵達至高的人生境界。情難,家難,國亦難的苦痛交織,予李易安以筆喚世人以心喚蒼天的堅強。若非這泥濘,這坎坷,她又何以站在前無古人的高度?仕途不暢屢遭貶謫的東坡居士,人生多變故,不變的是那靜觀云涌風起我自巋然不動的淡泊與寧靜,不變的是一份矢志于前路的心情。泥濘的路,讓人看到不一樣的風景,讓人感受不一樣的思想。也正是這不一樣,才會有泥濘中更清晰可辨的腳印,更踏實有力的腳步,才會有風雨散去,陽光燦爛的最美的風景!
浩瀚的沙漠里,磨難是黃沙漫漫和熾熱驕陽,穿越這崎嶇和炎熱才有綠洲的清爽和怡人。如同一個民族,不經歷挫折碰撞怎能崛起?中華巨龍,在沉睡百年,飽經戰亂,歷盡劫難后重生。(此段似乎多余)
從泥濘中走過,經歷坎坷后才會出現開滿鮮花的康莊大道。泥濘中走過,留下的是永不褪色的足跡!
【點評】
深入的思考,嚴謹的結構,是本文突出的特點。文章從材料入手,開篇提出觀點。第三四五段以并列式結構展開散文化論述,但頗顯突兀,與全篇關系有些脫節,在駕馭議論上,似乎還可做得更好些。
編輯推薦: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357 51291557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2013年高考作文預測及作文思路導引訓練(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