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政治輔導:經濟學計算題歸類分析二

2013-03-13 14:45:08 來源:育路高考網

  商品價值量(交換價值)的計算題

  2009年高考政治中的計算題歸類

  1.(09全國Ⅱ24)2008年某國生產甲種商品100萬件,每件商品的價值量為6元。如果2009年該國生產甲種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提高20%,其他條件不變,則甲種商品的價值總量與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分別為(C)

  A.720萬元,6元 B.720萬元,5元 C.600萬元,5元 D.600萬元,6元

  【解析】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理解2009年生產甲種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是屬于社會勞動生產率。商品價值總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無關,因此仍然是600萬元。單位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因此,09年該商品的價值量為6÷(1+20%)=5元。所以選C。

  2.(09全國Ⅰ24)某小企業2008年生產一件甲種商品的勞動耗費價值8元,產量為10萬件,甲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值6元。如果該企業2009年的勞動生產率提高10%,其他條件不變,那么,該企業2009年甲種商品的銷售收入與2008年相比(B)

  A.增加8萬元 B.增加6萬元 C.減少14萬元 D.不變

  【解析】本題與前兩年的高考計算題相比較,從計算的角度要簡單一些,但對“商品的勞動耗費價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值”兩個陌生的概念比較費解。通過讀題,從“某小企業…生產一件甲種商品”必需明白“商品的勞動耗費價值”在本題中是指個別勞動時間而非僅指企業的生產成本,其次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值”應理解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該商品的價值。因為“商品價值是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所以某小企業生產的甲種商品只能按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6元出信,即10萬×6元=60萬元,又因為該企業勞動生產率(即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10%,即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量增加10%(10萬件×(1+10%)=11萬件),其它條件不變(重要的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沒變),所以,該企業的銷售收入為11萬件×6元=66萬元,所以,比上年度銷售收入增加6萬元。所以本題選 B。

  3.(09江蘇7)假定原先1臺電腦與4部手機的價值量相等,現在生產電腦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而生產手機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短到原來的一半,其他條件不變,則現在1臺電腦與 部手機的價值量相等。(B)

  A.2 B.4 C.8 D.16

  【解析】本題考查價值量、社會勞動生產率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直接的關系,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生產電腦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即單位時間內生產的電腦由原先的1臺變為2臺;生產手機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短一半,即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單位時間內生產手機的數量由原先的4部變為8部。現在的交換等式變為2臺電腦=8部手機,因此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1臺電腦與4部手機的價值量相等,故選B項。

  4.(09安徽3)某商品生產部門去年的勞動生產率是每小時生產1件商品,價值用貨幣表示為260元。該部門今年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產者今年的勞動生產率是每小時生產2件商品,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甲生產者1小時內創造的價值總量用貨幣表示為(B)

  A.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

  【解析】該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提高30%,這里的勞動生產率是社會勞動生產率,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因此,今年該商品的價值量為260÷(1+30%)=200元。甲生產者今年每小時生產2件商品,因此,價值總量是200元×2=400元。所以選B。

  例1、2008高考文科綜合全國卷Ι第25小題。假設2007年某國一單位M商品,其價值用該國貨幣表示為15元。如果2008年生產M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生產率提高50%,且該國的貨幣價值下降20%(貶值2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2008年一單位M商品的價值用貨幣表示為( )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的知識點,商品的價值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單位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商品價值總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以及社會勞動生產率無關,幣值的大小與商品價格的高低成反比。本題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計算此題分兩步:首先,可以把15元看成2007年1單位M商品的價值總量,2008年社會必要勞動生產率提高50%,即M商品的使用價值量就是1+50%,價值總量沒有改變,所以2008年1單位的M商品的價值量為15÷(1+50%)=10;第二步,該國貨幣貶值20%,既過去1單位的貨幣價值,在現在僅為1-20% =80%,用貶值前的貨幣去表示M商品的價格為10元,貶值后的貨幣用來表示M商品的價格,如果把其設為X,則80%X=10 有X=12.5 綜合式為 15÷(1+50%)÷(1-20%)=12.5。正確答案應為B

  例2、2008全國高考文科綜合四川卷第24小題。假設某國2007年生產M商品10億件,單位商品的價格為10元,M商品的價值總額和價格總額均為100億元。如果2008年從事M商品生產的勞動者數量增加10%,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10%,其它條件不變,則2008年M商品的價值總額和價格總額分別為( )

  A、100億元和110億元 B、110億元和110億元

  C、110億元和121億元 D、121億元和121億元

  解析:此題考查的主要知識點有:勞動生產率,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價值總額的關系,價格和價值的關系。如果把2007年M商品的價值總額100億元看成一個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其它條件不變,2008年勞動者數量增加10%,即為M商品的使用價值量增加10%,使用價值總量為1+10%,則2008年M商品的價值總額為100億×(1+10%)=110億元。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10%,M商品的價值總額不變,但M商品數量增加10%,即現在的數量為1+10%。把110億元看成1單位商品價格總額,則1+10%個單位的M商品的價格總額為110億×(1+10%)=121億元。即M商品在2008年的價值總額=100億×(1+10%)=110億;價格總額=100×(1+10%)×(1+10%)=121億。正確答案應為C。

  例3、2008全國高考文科綜合北京卷第33小題。2006年、某商品價值為1元。2007年,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5%,其它條件不變,該商品的價值是( )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解析:此題相對于全國卷Ι和四川卷要容易的多。此題考查價值總額,單位商品價值量,及其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的關系。把1元看成1單位商品的價值量,社會必要勞動生產率提高25%,即商品數量為1+25%,價值總量依然為1元,則單位商品價值量為1元÷(1+25%)=0.80元。正確答案應為B。

  例3:若1雙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價交換原則。現在生產皮鞋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增加1倍,而生產上衣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一半,那么1雙皮鞋可以換

  A、1件上衣 B、4件上衣 C、8件上衣 D、16件上衣

  解析:設原來生產1雙皮鞋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X,原來生產1件上衣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y。則等式為 x=2y 設現在生產1雙皮鞋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a,現在生產1件上衣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b。則等式為 a=2x b=y/2 a:b=2x:y/2=4y:y2=8

  演練:

  1(2007年高考文綜全國卷Ⅰ24)假定去年生產1克黃金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生產1克白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黃金。如果今年全社會生產黃金的勞動生產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價格用白銀表示為:(C)

  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解析:去年:1克黃金=16克白銀 5件A商品=2克黃金= 16克白銀

  今年:2克黃金=16克白銀 5件A商品=4克黃金= 16克白銀

  2、(2007年高考文綜全國卷Ⅱ24)假定生產一件甲商品的社會要勞動時間為 2 小時,價值為40 元。如果生產者A生產該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為1小時,A在4小時內生產的使用價值總量、生產出的商品的交換價值總量和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分別是:( D )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解析:同一時間內生產的使用價值(商品)總量與(個別、社會)勞動生產率成正比,生產出的商品的交換價值總量與個別勞動生產率成正比,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與個別勞動生產率無關

  3、(2007年高考政治海南卷1)甲乙兩家企業生產同一種商品,并以相同的價格出售這一商品,甲企業盈利,而乙企業虧本。其原因是:D

  A.甲企業的商品比乙企業的商品更富有需求彈性

  B.甲企業商品的價值大于乙企業商品的價值

  C.甲企業工人的勞動強度低于乙企業工人的勞動強度

  D. 甲企業的勞動生產率高于乙企業的勞動生產率

  4、(06文綜全國卷I26)在同一市場中,等離子電視機這類高檔商品的售價比陰極射線管電視機這類普通商品的售價要高,這是因為:A

  A.高檔商品包含較多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B.高檔商品包含較多的個別勞動時間

  C.高檔商品的使用價值比較大

  D.高檔商品的使用價值比較完善

  5、(06文綜四川卷27)海信集團十多年來投入技術研發資金15億元,注重提高勞動生產率,自主研發出我國第一款高清晰、高畫質數字視頻媒體芯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率先打破國外壟斷。這表明,商品生產者如果率先改進技術設備,提高勞動生產率,在同一時間內生產的:C

  A.單位商品價值量增加,商品價值總量增加,交換中獲利就會增大

  B.單位商品價值量降低,商品價值總量不變,交換中獲利就會增大

  C.單位商品價值量不變,商品價值總量增加,交換中獲利就會增大

  D.單位商品價值量降低,商品價值總量增加,交換中獲利就會增大

  4.生產同樣一韶MP4,甲耗費8小時勞動時間,乙耗費甲的2倍勞動時間,丙耗費甲的一半勞動時間,則三人生產出來的MP4的價值量A

  A.同樣大 B.甲比乙大,乙比丙大

  C.丙比乙大,乙比甲大 D.不能比較

  解析:因為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A.本題是關于價值量的計算題,需要考生搞清楚三對關系:①個別勞動生產率與單位商品價值量無關,與商品價值總量成正比;②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單位商品價值量成反比,與商品價值總量無關;③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價值量,與單位商品價值量成正比,與商品價值總量無關。同時,要搞清楚使用價值總量實質就是使用價值,也就是商品數量。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與個別勞動時間無關。故選A項。

  總結:

  考查知識點: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方法:準確把握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勞動生產

  率、個別勞動時間、個別勞動生產率與單位商品價值量以及商品價值總量的關系。

  商品價值總量=單位商品價值量×商品數量

    推薦閱讀:

    2013年高校招生最新動態            各高校航空專業招生簡章

    中國藝考培訓權威機構——藍朗藝術學院

    北京東方大學陽光助學 酒店管理專業-零學費入學

    北京北大資源研修學院半工半讀勵志班 限招200人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2013高考政治輔導:經濟學計算題歸類分析二”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一级A爱做片免费观看国产 香蕉精品偷在线观看 | 综合国产精品专区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 | 亚洲一区在线国产 | 日韩欧美另类一区精品在线 | 中文字幕久久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