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文綜大題沖關必備策略 基礎要熟練(2)
二、歷史篇
要想提高歷史大題的成績,必須弄清楚解答大題時可能出現的問題,這樣我們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從而達到預期目標。下面結合歷史大題沖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談一下得分啟示。
1.審題能力不高,忽視試題中的限定詞語
從解題思路上講,必須先弄清楚設問的答題方向。有些學生因不能做到這一點而做錯題的情況多有發生。如“根據材料一,概括19世紀前后科學與發明應用之間的關系”,一些同學因沒有弄清楚題干的答題要求“19世紀前后”“科學與發明應用”“關系”,因沒有分兩個階段(19世紀以前和19世紀以后)說明科學與發明應用之間的關系而漏答。得分啟示:挖掘題意。首先要弄清楚題干中某些詞語的含義,然后根據題干要求,明確題目的時限、內容和思考范圍。針對一題多問,根據分值搞清重點,確定各部分作答的內容和時間分配。
2.看得出,答不出
有些同學雖然知道要求回答的是什么,但不知道結合哪些知識作答,造成“有口難答。針對這種情況,(1)對題的分析要透徹,審清題才能答對題。高考文綜歷史經常設置一大段材料,這就要求你抓主謂賓,在有效時間內理解題目的考查點,否則滿盤皆輸。(2)將材料信息與教材知識相聯系。高考非選擇題的內容大多依托教材,教材內容是解題的重要依據。應盡可能把題目要求與課本知識對照,找出試題與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準確進行知識定位。(3)明確不同設問的答題思路。一般情況下,考查背景的題就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民族關系、對外關系等方面分條作答。考查原因的題也可以這樣答,也可以分國內國外。比較題要理清思路,分清比較點。影響類試題要從積極和消極兩方面思考。
3.不能利用題目之間的關系和有效信息回答其他問題
有些試題的設問前后具有一定的關系,前一問為后一問的回答作了鋪墊,如“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認識”就建立在前幾問的基礎上,回答時注意前幾問的設問和結論(答案)。試題的材料大都圍繞一個主題設置,因此,回答綜合性設問時不要將材料割裂開來,要充分利用前面的問題和答案。
三、地理篇
近幾年的高考文綜地理大題已形成“無圖不成題”的命題風格,以“信息呈現—提取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解決問題”為思維主線,試題圖表新、切入點小,重視思維理性、邏輯過程和解決問題的考查。利用區域地圖作為信息載體,考查學生的地理知識運用能力,尤其是考查學生的空間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等。下面談一下地理大題沖關的五個方面。
1.解讀材料,科學審題
讀題干—讀圖名—讀圖例、注記、經緯度—分析地圖—題干與圖表結合分析—分析設問。ア傯飧,一般包括材料、數字、圖表等。
②審問題,包括問題的設問角度、限制性條件、所屬的知識范圍等。
③題目不同,審題的側重點也就不同。有些題目較簡單,可從關鍵詞上突破題意;有些題目的材料較為復雜,需要從材料的內容上來把握題意;有時只有將上述兩方面結合起來,才能準確判斷;還有些題目需從問題入手,進行逆向推斷。高考題目的總要求是“題在書外,理在書中”,在審題時應以題意為中心,聯想所學的地理概念、地理規律、地理原理和區域案例,要全面、準確閱讀所給材料,把握問題指向和設問角度,揣摩命題意圖與考查要求。
2.信息獲取與機智解讀
提取信息要全:窮盡一切圖文信息,確保信息無遺漏,特別是圖表材料要通過思維加工將圖形、數據信息轉化為文字信息。
解讀信息要準:要注意區域圖的準確定位,如經緯度定位、海陸輪廓定位、地理事物特征定位;從題干、圖表中提取解題信息;找出題干和設問的關鍵詞和限定詞,辨析信息的重要程度,找出關鍵信息并進行合理判斷與推理,挖掘隱含信息。
運用信息要活:運用直接信息及隱含信息對問題進行分析,思維要暢通、敏捷。
3.解答技巧,實現試題內容與儲備知識間的內在轉化
將試題內容與儲備知識建立聯系,運用地理思維將知識重新組合、遷移轉化。一般解答思路為:根據經緯度、海陸位置準確定位→自然環境特征(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人類活動(工農業生產及其地域聯系)。其作用是通過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一條承接式思維鏈條,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有時由于題目條件隱蔽,層層設障,沒有明顯的正誤傾向,只能依據條件去判斷、推理,在此基礎上要理清頭緒,全面考慮,綜合分析,并找出優勢條件或限制性因素。
善于遷移知識,活學活用。課本上的案例是解決這一類問題的典范,因此,注意案例的遷移,做到活學活用,才能贏得高考。如澳大利亞混合農業可聯系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基塘農業;魯爾區的綜合整治措施可遷移我國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措施;美國“硅谷”發展的主要區位條件可遷移到印度的班加羅爾、北京中關村、新加坡電子工業。內蒙古畜牧業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采取的措施,就可“遷移”阿根廷發展畜牧業所采取的措施:①培育良種;②改善交通;③開辟水源;④種植飼料。
4.解答問題,草擬答案
①遵循已形成的思維模式和探究思路,根據試題的設問指向闡釋事物、探討問題,做出正確解答。如以區域為信息載體的題目要牢牢把握區域環境特征,與區域環境特征相背離的詞語要慎用。②解答問題一定要有大局觀,要清楚從哪些方面、哪些層次作答,而且根據要點與原理的邏輯關系,確定哪個要點需重點分析,哪個簡略闡述即可。③答題中要注意辯證分析問題,如原因(自然原因、人為原因)、資源問題(開源、節流)、評價與影響(利與弊)、區位因素(自然因素與社會經濟因素)、地理規律(時間變化與空間分布)等。
5.書寫答案
答案的表述要規范、合理,要正確使用地理術語(特別是關鍵詞),要講究層次性、邏輯性,卷面要整潔、清晰。
更多高校資訊信息,請訪問育路教育高考頻道
咨詢熱線:010-51291357 51291557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2013年高考文綜大題沖關必備策略 基礎要熟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