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指導:六種手段將文言解詞法爛熟于心
高考專家認為,文言文的解詞題一直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頭戲。我們如能將課本的基礎文言文篇目爛熟于心,再適當向課外延伸,以課內為主、課外為輔,過文言解詞關當無甚大礙。
詞義的理解(特別是實詞的理解)是疏通整篇文言文的基礎和關鍵。文言文的解詞題也一直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頭戲(其實句子翻譯也包含著詞語解釋)。我們如能將課本的基礎文言文篇目爛熟于心,再適當向課外延伸,以課內為主、課外為輔,過文言解詞關當無甚大礙。當然,文言解詞也有方法和規律可循。
記憶解詞法
識記是理解的基礎,課本出現的常用文言文實詞的基本詞義一定要牢記,在考試過程中才能將知識遷移,轉化為能力。這種考題在高考中經常出現。如今年試題中四個詞有三個詞(義項)在課本里出現過:“固”作動詞體現在“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諫太宗十思疏》)一句中,“濟”作“成功”講體現在“事又不濟,反為所笑”(《群英會蔣干中計》)中,“相與”為“一起”之義包含在“于是舍人相與諫曰”(《廉頗藺相如列傳》)一句中。其他如2008年春考的“屬”、“懌”、“彌”,在教材中都能找到依托的語句,句子雖不同,但詞義相同。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