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政治重要知識點:哲學原理方法論(3)
5.系統和要素的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要素是組成系統整體的各個部分。系統的基本特征是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方法論」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1)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2)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3)注重系統內部的結構的優化趨向;(4)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法來認識事物。
「注意」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和要素的關系。但整體和部分與系統和要素并不是完全一樣的。
9.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原理「重點掌握」
「原理內容」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和發展之中,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無限變化和永恒發展的物質世界,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方法論」要求我們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1)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2)要明確事物處于怎樣的階段和地位。(3)要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反對」我們應反對認為事物是一成不變的形而上學的靜止觀點;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舊、墨守成規、抱殘守缺和安于現狀的舊觀念。
「注意」①分清運動、變化與發展的區別;②把握判斷新舊事物的標準。
「應用范圍」應用這一原理,說明我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人們觀念的變化;說明看待一個人應當堅持變化發展的觀點;說明我國的改革事業是新事物,要用創新精神擁護和支持改革,積極投身到改革事業中去;說明必須用發展的觀點認識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不同制度,看到兩種社會制度的不同前途,看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說明要用發展的觀點對待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認識到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階段,是毛澤東思想的最新成果,是指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思想武器。在對待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態度上,做到與時俱進,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10.事物發展的狀態——量變和質變相互關系原理「重點掌握」
「原理內容」(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量變和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狀態(2)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3)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4)事物的發展就是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的質的基礎上開始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
「方法論」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1)堅持適度原則,控制量變的限度(2)在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3)要重視量的積累,為質變創造條件。
「應用范圍」應用這一原理,說明我們對待有益的事情要重視量的積累,促成飛躍,而對于某些事情則必須堅持適度原則,防止盲目蠻干的思想和行為;說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分三步走去實現戰略目標和戰略部署;說明青年要把理想和苦干精神結合起來,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才能成長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部分先富與實現共同富裕的關系。有進有退,對國有企業進行戰略性結構調整,提高國有企業的活力。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2013政治重要知識點:哲學原理方法論(3)”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