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指南:如何依據不同的填報時間報好志愿?
答:高考填報志愿目前在全國有3種模式:高考前填報、高考后估分填報、高考成績公布后填報,幾種填報志愿的模式各有利弊:(1)高考前填報:影響填報志愿的因素主要有四個:高考成績、自己的成績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所有考生中的位次、所報考學校其他考生填報的情況、所報考學校的提檔線。在高考前填報志愿這種模式里,以上四個因素均為不確定狀態。因此,填報志愿主要是依據考生平時的水平以及模擬考試的成績,實際上主要是根據實力來填報。這種模式未知因素很多,需要有很強的預見性,其優點就是可以避免高分考生扎堆的現象。(2)高考后估分填報:考生根據標準答案,估分以后填報志愿。因此,估分的準確與否直接關系到志愿填報的成敗。估分報志愿,填報志愿的四個影響因素也不知道,因此,估分的準確與否就成了填報志愿的關鍵因素。(3)成績公布以后填報志愿:在影響填報志愿的四個因素中,高考成績和位置已經知道,但是所有考生的填報情況和學校的提檔線還是未知的。公布分數后填報志愿時,不僅要對自己的情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還要參考各高校近幾年的錄取情況,比如最低分、招生計劃、專業分布、有無擴招等。如果高校歷史上有大小年現象,還要特別注意考慮大小年的因素。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