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表示會考慮為子女異地高考而買房(2)
影響會有多大
由參加異地高考人員形成的市場需求到底會有多大?對于一些教育資源相對比較集中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以及部分教育資源豐富的城市如南京、西安等,會不會因為異地高考政策而導致區域樓市需求大增?進而成為房價上漲的推手?
這需要從多個方面來綜合分析。首先必須承認,如果異地高考政策中“穩定的住所”規定,給市場以巨大的想象空間。而一旦該規定最終確定為必須擁有房產,那么無疑會刺激樓市需求。
那么,影響的力度會有多大?會不會成為房價反彈的推手?我們以上海為例來分析,根據上海市教委提供的數據表明,目前在滬接受義務教育的外來務工者隨遷子女超過50萬人。假設其中有20%的人符合要求,也具備購房能力,那么將會由此而新增10萬套、約1000萬平方米的市場需求?紤]到目前年均2000萬平方米左右的實際需求,即使把這部分可能存在的需求平均分攤到未來五年內消化完畢,每年新增量也會達到10%左右,這的確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當然,這樣的假設是否成立,還得接受市場檢驗。其實,從各地透露出的信息來看,符合參加異地高考的人數不會很多,比如上海將統籌考慮隨遷子女父母在上海的合法穩定工作、合法穩定住處、按國家規定繳納社會保險的年限,以及隨遷子女在當地的就讀年限等情況,通過綜合積分,確定其是否達到在滬參加中高考的條件。這樣的規定,無疑會導致大部分在滬就讀的外地子女無法參加上海高考。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從目前情況來看,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異地高考的門檻是非常高的,只有少部分人能夠享受到異地高考政策。由此看來,目前真正能夠享受到政策好處的人群規模并不大,那么由此形成的市場需求規模也會有限。
另外,諸如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高房價水平,是否能夠為一般的務工家庭所能承受,這也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對房價的影響力度。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上海900萬常住外來人口中,其中六成文化程度都低于初中水平,所從事的職業也主要為家政、建筑等,收入水平不高?梢,外來人口中,能夠承受高房價水平的只是少數。如此看來,有能力買房的群體數量不會很大,對當地的市場需求影響力度也會有限。
當然,從長遠來看,異地高考政策會對樓市起到正向推動的作用,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異地高考帶來新增人口而產生的市場需求。“高考移民”現象的存在,就是因為各地區高考競爭力度不同而引起的。那么,異地高考政策實施之后,肯定會出現部分有經濟條件的外地人士,為了讓自己的子女在具有優質教育資源的地方上學并參加高考,會主動遷入該地區。比如一直以來就面臨巨大競爭壓力的河南、山東、湖北、江蘇等地居民,會選擇到外省市去居住高考,由此而產生的住房需求,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