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招三B院校遇生源危機困境中能否突圍?
今年高考錄取結束了,但三B院校遭遇生源危機的問題仍沒有結束。要說清這個問題,得從高考數據說起:今年廣東高考三B院校的文理科分數線都是300分,后來許多院校“吃不飽”,省教育考試院進行第一次征集志愿,文理科資格線下降到235分,在庫考生近10萬人。再后來,又進行第二次征集志愿,資格線下降到205分,在庫考生還有9萬人,投檔結束顯示,少數學校還是“吃不飽”。
750分的高考總分,205分就可以讀大學,還有9萬多人符合征集志愿條件,可人家就是不“感冒”。這種現狀說明了兩點:一是部分三B院校為了招錄生源,不得不以降低分數線相妥協,而且一降再降,變成沒有真正意義的“底線”,失去高考最低控制分數線的意義。二是部分三B院校即使如此“放低身段”,也沒有獲得學生的青睞。合二為一:廣東部分三B院校確實存在嚴重的生源危機。
三B院校是民辦院校,民辦院校“生源之困”非廣東獨有。據報道,安徽今年文理科高職計劃招收20多萬人,實際錄取卻有近3萬人的空缺,山東雖然高職錄取線已降到180分,但仍有96所學校三次投檔無一人報考,特別是民辦高職院校招生再度遇冷。
三B院校的生源之困,有沒有突圍的可能?筆者認為,從招生制度上而言,廣東可進行三方面的探索。首先是嘗試本、專科分開考。教育規劃綱要指出,逐步實施高等學校分類入學考試。本專科進行分類考試,有助于解決高職院校“長期墊底”的現象。
其次,擴大高職院校自主招生的數量與規模。今年,廣東有18所高職院校面向應屆高三畢業生和應、往屆中職畢業生開展自主招生,共錄取7628人。由于18所高院院校多是公辦高等職業院校,三B院校在自主招生的范圍之外,7000個學位相對整個高職招生規模也是杯水車薪,所以,未來應讓更多的三B院校也享受到高職自主招生的春風。
第三,擴大中高職三二分段的比例,擴大高職院校招收五年制初中生的比例。中高職三二分段打通了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的銜接,既有利于中職生的升學,也部分解決了高職院校的生源。另外,招收五年制初中生的高職院校今年增加到14所,且多是教育類專業,未來有必要進一步擴大數量與規模。
無論怎樣擴大生源渠道,必須清醒認識到,三B院校改變招生困局的根本在于辦學特色和提高教學質量,只有找準發展的支撐點,才能從招生困局中突圍。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