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質量不能與錄取分數劃等號(2)
事實上,近年來,我國一些高校就是在利用制度搶高分學生,而不是用自己的教育質量。學校之間沒有平等的競爭,包括在自主招生中,也是如此,由于自主招生還是和集中錄取制度嫁接,因此自主招生的學生選擇學校的權利沒有增加,眾多自主招生高校還把錄取優惠作為搶生源的手段,要求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學生必須承諾報考本校,所以,當下的自主招生沒有走出分數至上的傳統思路。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研究者還以分數作為標準來制作大學生源質量的榜單,只會進一步引導大學關注錄取分數,把工夫花在怎樣招到高分學生而不是適合本校的學生身上。再就是,在打破分數單一評價體系的教改背景中,再拿錄取分數作為依據為大學排行,并不能指導大學按教改精神建立多元評價體系,而會繼續在高考錄取分數上做文章,以為搶到高分學生,就是搶到好生源。而且,這種按高考錄取分數高低排序的做法,還無視一些優秀學生放棄高考、放棄內地高校的事實,在大批優秀學生在高考報名前就放棄高考選擇出國留學,或者在高考后選擇去港校讀書后,內地高校還依舊按錄取到的學生的分數排“江湖座次”,實在令人嘆息。再怎么排,排出的也是二流排行榜。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