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招生農村考生增多
6月7日,全國915萬名考生走進考場,參加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與去年相比,高考報名總數減少,全國平均錄取率將提高,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的《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在今年高考中施行。為了促進教育公平,今年將面向21個省(區、市)的680個集中連片貧困縣考生實行定向招生,這些都成為今年高考關注的焦點。
高考報名人數減少
據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消息,今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總數為915萬名,比去年減少2%。是2008年以來連續下降的第四個年頭。
據統計,在全國高考報名總數減少的情況下,12個省(區、市)較去年增加,其中一半在西部地區。應屆普通高中畢業生參加高考報名人數占應屆普通高中畢業生的比例,與前幾年大致相同。
與生源數量下降形成反差的,是招生計劃連年保持適度增長。今年全國安排普通高校招生計劃685萬名,預計平均錄取率為75%,比去年增加近3個百分點。
陜西是地處西部的高教大省。據陜西省教育廳副廳長、省招辦主任李謙介紹,今年陜西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為375268人,比2011年減少8664人,其中參加全國統考的考生369128人,比去年減少6553人,三校生(來自技校、中專、職高的學生)單招考生6140人,比去年減少2111人,考生中應屆畢業生292601人,比去年增長4378人,往屆生82667人,占考生總數的22%,比去年減少13042人。從報考人數看,陜西省高考考生規模仍維持在高位狀態。
陜西省招辦新聞發言人郝春懷說,今年陜西高考報名總人數比去年減少了8000多人,這主要是人口結構方面的問題,總體下降幅度不算大,錄取的壓力仍然較大。
據了解,2011年陜西高考實際錄取率達到67.0%,較上年度提高了6.8個百分點,但陜西高考錄取率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為努力使陜西高考錄取率與全國水平相當,陜西教育招考部門一方面將挖掘潛力,努力擴大省內高校在陜招生規模;另一方面廣開源頭,積極爭取省外高校增加在陜招生計劃,對辦學水平高,考生認同感強的高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吸引高校投放更多預留計劃錄取陜西考生,讓更多三秦學子能夠接受高等教育。
根據教育部今年下達給陜西省的招生計劃,今年全國1554所高校計劃在陜招生281530人,比去年增加38027人,其中二本以上計劃113513人,三本37692人。高考招生錄取率有望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西安交通大學招生辦主任鄭慶華認為,報考人數下降是必然規律。一方面,計劃生育政策效應正在顯現;另一方面,現在有些大學生就業形勢也并不很好,所以有些家長和考生就干脆放棄了。此外,生源競爭也日趨激烈,國外的高校參與生源競爭。
還有一些高校人士認為,生源減少雖說給高校帶來了招生的壓力,但同時對于高校來說,也是一件好事。生源的下降,讓更多的高校可以由學生進行自由選擇,同時也增加了高校的競爭意識,打破了傳統的高校高高在上的現象,高校為了爭取生源,會對自己的硬件條件和軟件條件都進行完善。
高考規定“史上最嚴”
針對近年來頻繁發生的高科技作弊,教育部首次修改了《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今年高考將全面適用新修訂的《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
根據辦法,考生進入考場凡有“攜帶具有發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設備”的行為即構成作弊,而不論其在考試過程中是否使用。對有規定的嚴重作弊情形的考生,其所報名參加考試的各階段、各科成績無效,視情節輕重,同時給予暫停參加該項考試1至3年的處理;情節特別嚴重的,同時給予暫停參加各種國家教育考試1至3年的處理。教育考試機構將通過考場視頻錄像回放,對所涉及考生違規行為進行認定,有關視頻錄像具證據效力。
各地還開展誠信考試和考試紀律專題教育,組織考生簽訂誠信考試承諾書。
記者6月7日在陜西省國家教育考試考務指揮中心看到,各個考場均配備視頻監控系統。據陜西省教育廳副廳長、省招辦主任李謙介紹,為了確保考試安全,陜西省所有考場、試卷保密室、試卷分發(回收)場所都被納入視頻監控系統之中,并可實現網上巡查,確保試卷保管期間和考試期間監控時間不中斷,監控范圍不留死角,監控錄像保存完整。所有考點安裝、使用無線電信號屏蔽設備,確保所有考場在屏蔽范圍之內。每個考場安排3名監考員,其中至少1名女監考員,由女監考員負責使用金屬探測儀對所有入場考生進行檢測,收繳一切可疑無線電信號接收、發射裝置。
每科考試前,由教育紀檢人員負責使用金屬探測儀對所有監考和擬進入考場工作人員進行檢測,嚴禁監考和工作人員攜帶手機及其他無線通訊設備進入考場。
李謙說,往年一直和考生簽訂《誠信承諾書》,今年陜西省招辦創新形式,通過發布《致考生的一封信》,向考生和家長傳遞誠信考試的理念。信中呼吁考生“誠信考試,遠離作弊。既要積極發揮自身的長處,又能勇敢面對自己的不足,無需用高考的成敗來衡量人生的成敗”,將高考看作“實踐誠信理念、獲得人生尊嚴的機會”。
陜西省招辦還發布了《致陜西在校大學生的一封信》,要求在校大學生不代考替考,不參與任何形式的舞弊,以維護高考的公平公正。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