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考美術技巧:如何三小時畫好素描(2)
三、科學的觀察方法與飽滿的熱情是畫好一張作品的前提。作畫者要力求在較短的時間里進入角色,達到最佳的競技狀態,切忌漫不經心、胡思亂想、精力不集中。動筆之前,要有一個充分感受被畫對象的過程,包括對象的基本形體比例、明暗層次、氣質、環境、個性特點等,把對象的整體感受印記在腦海里,并認真思考需要采用的方法與手段,包括構圖、工具、繪畫風格等。即“胸有成竹”,意在筆先。好多考生不注意這一階段,盲目下筆,往往出現改來改去,猶豫不決,手忙腳亂、顧此失彼,最后導致作畫失敗而影響個人正常水平的發揮。考前輔導階段一定要注意這一環節。在作畫過程中,要始終做到從整體上觀察與刻畫形象,而使局部服從整體,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能被局部所吸引,死摳某些局部而忘記、忽略和畫錯整體特征。好多學生不是從整體出發,而是看一點,畫一點,并不斷變換觀察尺度和基準,使畫面形象不能形成嚴謹的基本形。導致畫面瑣碎、雜亂、孤立。同時作畫只能從局部下筆,一筆一筆完成,客觀上也容易養成從局部出發看問題的不良習慣。教師須及時引導和提醒學生,要認真、投入、快速,采用跑動或移動觀察的方法,把對象鮮活、生動的第一印象和基本特征迅捷地表現出來。觀察時力求做到上下左右同時看,畫左邊,看右邊;畫上邊,看下邊。促使學生整體觀察、整體思考對象的各種關系,從而擺脫局部觀察的不良習慣。
四、誠懇自信與理智分析。常言道:只有理解的事物我們才能更好地感受它。要想畫出好的作品,必須進行理智分析,冷靜思考。缺乏對形象本質——內部結構關系的理解,就很容易被這些表面現象所迷惑,陷入盲目照抄和拼湊表面現象的不良習慣,導致結構松散,體感不強,畫面花亂。因此,進行認真、嚴謹、科學的理解與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要忠實于對形象的觀察和感受,誠懇自信地表現形象特征。
五、成功與否的關鍵主要取決于畫面的最終效果,它是考官評卷判分的主要依據。此時,應該撇開其他各種因素,以畫面為中心,進行必要的藝術加工與處理。本階段要認真研究比例是否準確,透視結構是否合理,動態是否生動,個性特征是否鮮明,是否符合立意要求,還要進行取舍、歸納、概括,哪部分應該加強,哪部分應該減弱,攫取主要的東西,舍棄次要的細節,使其不斷生動、準確、完善。這一環節,對臨戰狀態下的考前輔導與訓練尤為重要。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