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生必讀:寫議論文常見擬題方法(3)
3.引用式。
引用就是把詩詞歌曲、名言警句、成語俗語等引入標題上,或略加改造,可以收到翻出新意、出奇制勝的效果。《怎一個“慢”字了得》批評一味求穩、甘于求慢的傳統心理,號召人們大膽創新,大步前進。該標題巧妙地化用了李清照《聲聲慢》中的名句,詼諧幽默,新穎別致。《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對“記憶移植”的困惑》就引用了陳子昂《登幽州臺歌》的前兩句入題,概括了“一旦記憶移植成功,古人、今人、來者因襲同一種記憶時,人類就變成毫無思想的記憶機器”這一主旨。《答案在風中飄揚》巧妙地引用了美國20世紀80年代一首鄉村流行歌曲作為標題,確立了“怎樣度過人生”這一中心,顯得別出機杼。
文題中恰當地引用一些名言警句,能達到言簡意賅的效果,又使作文增加一定的文化底蘊。
請賞析下面的標題:
《青山一道同風雨》《竭澤而漁,事必反矣》《彩虹總在風雨后》《何妨吟嘯且徐行》《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直掛云帆濟滄海》《少年心事當拿云》《腹有詩書氣自華》《驀然回首》《道是無情卻有情》,《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橫看成嶺側成峰》《為伊消得人憔悴》
《知識就是力量》《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做生活的強者》《我的未來不是夢》《從頭再來》《讓我歡喜讓我憂的》《都是惹的禍》、《我是一只小小鳥》《世上只有媽媽好》《好人一生平安》《同桌的你》《常回家看看》《交友,讓我歡喜讓我憂》《豈能因“財”施教》等。
《理解》落霞鶩與孤鶩齊飛。《理解》道是無情卻有情。《謙虛》山外青山樓外樓。《良心》勿以善小而不為。《勤奮》問渠哪得清如許。
4.疑問式。
疑問式包括設問、反問。如《烏鴉啊,你在何方》以醒目的設問吸引讀者,向人們敲響了保護生態環境的警鐘;《笨鴨豈可當鶻使》批評用人不當,號召因才用人。《我是誰》則以設問為題,含蓄地發出否定記憶移植的心靈呼喊,文章假設自己是移植了別人記憶的“實驗品”,結果帶來的是不認親生父母和亂認父母的苦衷和憤懣,發人深思。而《21世紀你美嗎》、《陽光很活潑嗎》、《答案多彩夢為何物》均是2000年高考作文用疑問擬題的典型。《你有兩顆心嗎》、《誠信過時了嗎》、《怎一個“情”字了得》。《中國的教育家,您難道還沒發現嗎?》反問中飽含著擺脫應試教育重負的強烈愿望,觀點鮮明,言辭懇切。
《什么樣的青春最美》。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