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高考政策改革是利是弊成焦點
2012年高考落榜生上大學最佳捷徑 免試入學 點擊進入快速錄取通道>>
7月22日,教育部對外公布《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規劃提出,推動各地出臺非戶籍常住人口在流入地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省內流動人口就地參加高考升學以及省外常住非戶籍人口在居住地參加高考升學的辦法。
社會各界圍繞異地高考的爭議聲從未中斷,贊同者認為這是教育公平的巨大進步,但也有人認為異地高考可能會將高考移民“合法化”,損害本地戶籍考生權益。疑問尚存,但這場全國范圍的異地高考改革已經踏上破冰之旅,先行探路的山東將會扮演重要角色。異地高考究竟前景如何?記者對此進行了詳細調查。
被戶籍決定的命運落差
山東德衡律師事務所副主任楊培銀的名字一直和3名青島高考落榜生狀告教育部案聯系在一起。7月22日,當楊培銀得知教育部明確要推動異地高考的消息時不禁感慨,被戶口決定的高考命運這一不公平局面,終于有望被打破。
2001年8月,青島3名女應屆高中畢業生姜妍、欒倩、張天珠打起了她們人生中第一場官司,對象是教育部,起訴的理由是教育部侵犯了她們平等接受教育的憲法權利,楊培銀成為三位女孩的代理律師。
在那一年高考中,文科生張天珠考了506分,理科生姜妍522分,文科生欒倩457分。這樣的分數,在北京,完全可上重點大學,張天珠甚至報北大都有希望,可在青島,連專科都夠嗆。
2001年高考,北京錄取分數線是文科類重點本科454分,普通本科429分;理科類重點本科488分,普通本科443分。而山東錄取分數線是文科類重點本科580分,理科類重點本科607分。在同一時間、用同樣的試卷答題,卻要面臨因戶籍不同而導致的巨大命運落差,這讓眾多山東考生大呼不公,而這起全國就高考制度提起的首例訴訟,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成為那個時間最為熱門的話題。
“那個官司后來因種種原因而撤訴,但能順利發起訴訟本身就是勝利,我們將呼喚教育公平的理念傳播出去,而且觸動了教育部,之后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楊培銀表示,那3名女孩中,張天珠繼續復讀,后來考上了理想的大學,欒倩和姜妍分別被電大錄取。
在那場風波的第二年,北京不再采用全國試卷,而是單獨命題,楊培銀感覺,這其實就是在回避矛盾。“北京那邊的想法是不用同一張試卷,山東考生就不能和北京考生比較了,但教育不公平仍然存在,憲法賦予了每位公民平等受教育權,從這點上說,異地高考有著天然的法理基礎。”楊培銀認為,這個案子首次使異地高考話題受到全國關注,但時至今日始終沒有突破,因戶籍而導致的教育不公平現象仍很嚴重。
推薦閱讀:
還在為高考落榜發愁? 200-400分也能上一個重點大學?上大學最佳捷徑 免試入學 點擊進入>>
想加入白衣天使的行列?卻不知道選擇哪個學校更適合自己?2012國際護理專業院校強勢對比
高考過后,可面對選專業卻開始犯難?到底哪些專業最具發展潛力?哪些專業更好就業?哪些專業掙錢就多?點擊查看
(責任編輯:王錚)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