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面試有性別歧視 海南高分女生未獲面試資格(2)
女生線高于男生線
對18歲的海南女考生小張來說,2012年夏天是一個悲喜交加的季節。她考上了大學,但不是最理想的。
今年6月,她和全國900多萬名考生一同走進高考考場,為12年寒窗苦讀做最后一搏。忐忑了半個月后,6月25日晚上,小張通過手機查到了自己的成績——702分,這不是一個讓她滿意的分數,但已經比海南省本科第一批(文史類)分數線高出34分。
“發揮得不太好,但我還是沖自己的目標試試。”小張所說的“目標”,是位于北京的國際關系學院。從高二開始,小張就把國際關系學院列為奮斗目標,這個性格開朗的姑娘對語言學習有極大的興趣,一直以來,她的理想是從事外交工作或進入外企。
按照有關規定,國際關系學院為提前批次錄取院校,報名考生達到一本錄取分數線后,還需要參加學校組織的面試,最終確定錄取人選。“面試考的是心理素質和英語口語,我的強項正好是口語,把握還是挺大的。”盡管知道國際關系學院在錄取上傾向男生,小張還是在填報提前批次志愿時首先選擇了這所院校——她以為,就算要招男生,也是大家先進入面試,“真刀真槍”比出來的。
6月30日,海南省考試局公布了提前批院校面試最低分數線,國際關系學院的面試分數線為文科男生線668分,文科女生線715分,理工男生線614分,理工女生線680分,學文科的小張考了702分,連面試的“門檻”都沒邁進去。
“太不公平了,女生線比男生線高了將近50分。”一向爭強好勝的小張,有一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無奈,此時,她填報的另外一個提前批次志愿“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也因為不是第一志愿,就此錯失機會。
7月16日,小張得知自己被北京體育大學錄取了。“專業是公共產業管理,希望將來能轉專業、或者再輔修英語。”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