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校招生專業介紹:表演(2)
高考考試科目
朗誦、聲樂、形體、表演
1.朗誦(由考生自選臺詞片斷、散文、小說片斷、故事、詩歌或寓言一篇,限時1分鐘)
2.聲樂(由考生自選歌曲一首,無伴奏,限時1分鐘)
3.形體(由考生自選舞蹈、體操、武術,無伴奏,限時1分鐘)
4.表演(命題集體小品表演,限時3分鐘)
高考文化成績:要求較低,成績在200--400之間,志愿在提前批次錄取,不影響普通類高校的報考。
音樂表演專業
主干學科:藝術學
主要課程:表演、音樂技術理論、音樂史、民族民間音樂、重奏(唱)合奏(唱)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社會實踐和藝術實踐等,一般每學期安排1--2周。 修業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并具備音樂表演方面的能力,能在專業文藝團體、藝術院校等相關部門、機構從事表演、教學及研究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音樂表演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本專業嚴格的技能訓練,具有較高的指揮或演唱(奏)的能力。
舞蹈表演專業
作為世界七大藝術門類之一的舞蹈藝術,以她特有的功能、獨立的藝術品格,以人的肢體為表現手段展示她無窮的魅力。舞蹈專業作為一門專業性很強的課程向來都是藝校,藝術學院,舞蹈學院的專利。舞蹈專業的畢業生都成為各藝術團體的舞蹈演員或者各專業院校的舞蹈老師。據我們調查社會上還有一些單位也特別需要有舞蹈特長的特殊人才,那就是各類中小學校,目前在各中小學現有的音樂教師中有舞蹈特長的僅占15%,而學校所需的全能型復合人才是100%。各學校對全能型音樂老師的要求是:會舞蹈,會聲樂,會伴奏,具有文藝活動的組織能力和各類節目的編排能力。我們急需要培養一批能適應社會需求的特殊專業人才,為此我校于2008年開設舞蹈表演專業。
本專業培養掌握舞蹈教育和舞蹈編導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能在各類文藝團體、中小學校、文化(藝術)館、青少年宮等單位從事舞蹈表演、教學編創工作的專門人才,還適合在政府職能部門、公共事業單位從事文藝宣傳、群眾文化等與舞蹈方面相關的工作。
課程設置
中國舞蹈歷史,舞蹈賞析,舞蹈劇目,基本樂理,試唱練耳,聲樂基礎,鍵盤基礎、舞蹈基礎訓練,舞蹈技法,古典身韻等 。蒙古族舞蹈,漢族舞蹈,維族舞蹈,藏族舞蹈,舞蹈編創、聲樂實踐課、鍵盤實踐課、音樂教材教法。大學英語,體育,計算機文化基礎,心理學,教育學、藝術概論。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