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招辦主任為考生填報志愿答疑解惑
高考結束之后,如何填報高考志愿便成了廣大考生和家長關注的焦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招辦主任孫紅新,就高考志愿填報中考生易出現的問題和風險,進行答疑解惑。
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考生須對自己在網上填報的志愿負責。要遵守網上填報志愿的有關規定,認真自覺按時參加培訓和網上填報志愿;妥善設置和保管個人密碼;嚴格按照網上填報志愿流程在規定的時間上網填報志愿;因考生本人了解學校信息不準確,上網密碼設置不當、保管不善,不按網上填報志愿程序和要求操作或請他人代填,錯過規定的網上填報志愿時間等原因,造成志愿信息錯誤或遺漏而導致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考生在志愿填報時,怎樣才能把因志愿填報不當而落榜的風險降到最小呢?
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在一定程度降低了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但并不是說平行志愿這種模式沒有風險。平行志愿的風險主要表現為五個方面:
⑴投檔而被退檔的風險。高校擇優錄取的原則允許院校投檔考生數略大于招生計劃數,自治區招辦預投檔時投檔比例為1∶1.1或1∶1.2,雖然投檔比例會低于往年,但實際投檔比例仍可能大于1∶1,因此,超過比例所投的部分考生存在著退檔的風險。
⑵填報志愿時定位不恰當的風險。雖然平行志愿為考生選擇同一層次的學校提供了較大的空間,但是,如果考生定位不準確,志愿填報過高,投檔成績沒有達到自己填報的所有平行志愿院校的調檔線,在兩個平行志愿組的投檔過程中該考生就不可能被投檔,從而造成投檔失敗,只能參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錄取。
⑶填報志愿時無“梯度”的風險。平行志愿在投檔檢索時是按考生填報志愿的先后順序檢索。考生填報志愿時如果沒有考慮院校之間的層次高低、報考冷熱,完全把同一層次學校依次排列,不形成志愿的合理梯度,也可能出現不能被投檔的結果。
⑷考生自身的缺陷帶來的風險。由于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是采取一次性投檔,考生被投檔后,如果考生投檔成績相對較低、身體條件較差、不符合特殊專業的體檢要求、綜合條件偏低等情況,退檔風險較大。而一旦退檔,考生只有參加第二院校志愿組錄取,如還被退檔,就只能參加征集志愿填報,甚至進入下一批次的錄取。
⑸不服從專業調劑帶來的退檔風險。考生檔案被投到所填報的院校后,如果所填報的專業志愿按學校錄取規則都不能滿足,而考生又填報不服從專業調劑,學校無法進行專業調劑,則該考生就可能被退檔。根據兄弟省(市)實施的情況,因專業不服從而退檔的考生,在整個退檔考生中所占比例較大。投檔原則:分數優先、遵循志愿
根據前幾年的情況,實行“平行志愿”后,同分考生報考同一所學校的人數比以前增多,幾十個同分考生填報同一所學校的很常見,甚至會超過該校的招生計劃數。那么,平行志愿投檔是按什么規則進行的?
平行志愿投檔原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也就是按自治區統一公布的排序規則,先按科類依據考生的成績由高分到低分進行排序,再根據考生的排位情況對考生志愿的自然順序進行檢索投檔。考生排序成績總分相同時,則按統考科目成績總分(即不含政策性照顧加分)從高到低排序,統考科目成績總分仍相同時,則按單科順序及分數從高到低排序。單科成績的排列順序為文史類:語文、文科綜合、文科數學、外語/漢語;理工類:理科數學、理科綜合、語文、外語/漢語。
填報了提前本科志愿,還需要填報其他志愿嗎?
建議考生還是要填報好各批次的志愿,如果提前批次沒有被錄取,是不會影響后面批次錄取的。但考生在填報時也不可亂填一氣,切忌“不填白不填”。要清楚自己的目標和理想的專業,慎重填報。三種方法安排專業
錄取時院校是怎樣給考生安排專業的?
高校對考生排序后,再結合考生的專業志愿等指標,采用“專業清”“分數清”或“專業級差”等專業安排方式,決定考生錄取與否及所錄專業。“專業清”即“專業優先”。它是指先將考生按照其第一專業志愿分成不同的隊列,然后將每個隊列內的考生按照上述排序方式排序后,按專業招生計劃數依次錄取。對于院校第一專業志愿未能錄滿的專業,將依次從第二、三專業志愿報考的考生以及服從專業調劑考生中按上述方法錄取,直至錄滿為止。“分數清”即“分數優先”。它是指對所有進檔考生按照上述排序方式排隊,然后逐個按考生專業志愿錄取。如果考生所填第一專業已滿,則順序考慮該考生的后續專業志愿;若該生所填三個專業都已錄滿,又不服從專業調劑,則作退檔處理。該考生安排完畢后,才考慮成績僅次于他的考生,依次類推,直至錄滿為止。“專業級差”是指錄取非第一專業志愿(即第二、三專業志愿以及專業服從志愿等)考生時,比錄取前一志愿考生需高出一定的分數差額。如某高校規定專業級差為5分,則在錄取時,會先將第二專業志愿的考生成績減去5分,然后和第一專業志愿的考生一起排序確定是否錄取。院校無論采取哪種錄取辦法,均須在招生章程中提前向社會公布,并在錄取時嚴格執行招生章程。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