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填報志愿指南:高考填志愿力避八誤區
工作兩三年后,有多少人會感慨:“曾經有一份合適的專業擺在我的面前,我卻沒有好好珍惜,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會說‘高考志愿一定要好好填’。”盡管6月底7月初才開始填報志愿,可心急的家長們早就在四處打探咨詢填報志愿的事,但似乎大家都是稀里糊涂,慌慌張張,在七嘴八舌中就把志愿報了上去。多少人進了大學后才發現,當初的志愿有多盲目,追悔莫及。更大的麻煩是專業沒選好,畢業時就業難上加難。家長和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都會犯哪些錯誤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誤區一:讓老師幫忙填
鏡頭回放:這志愿到底該怎么填?D感覺這也不喜歡,那也不合適,父母也拿不定主意,還是讓老師幫忙吧,老師有經驗,問老師準沒錯。
點評:向陽生涯首席職業規劃師洪向陽指出,請老師幫忙填志愿有很大的弊病,原因有二:一、學校和老師身系“錄取率”,他們的出發點自然是希望越多學生考取越好,在指導家長和學生填志愿時,多從“錄取幾率大”的角度考慮問題,但該院校和專業到底是否適合孩子今后發展,他們考慮較少。二、學校環境與職場環境有很大區別,很多老師也很難了解變化萬千的人才市場形勢。因此在指導學生填志愿上,確實很難做到中立、客觀、科學。
誤區二:家長“一言堂”
鏡頭回放:X每天都在“題海戰”中奮斗,選什么專業也顧不上好好想。自己喜歡的英語、文學統統被家里人否定了,“沒前途”的專業老爸又不讓填,只能填他們覺得好的經濟學、金融學,可這些專業X從來就不感興趣。
點評:家長們都把自己認為最好的給孩子,在填專業上也是如此。高考填報志愿時一定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如果完全不考慮孩子的興趣和意愿,結果很有可能適得其反,不僅不利于孩子發展,甚至可能讓他滋生逆反情緒,抱著“混”的態度進大學,結果什么技能也沒學到,畢業找工作時困難重重。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