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志愿填報指南:盲目追求熱門專業不可取
2012高考已經來到,困擾著廣大考生和家長的問題由考前備考轉向志愿填報。志愿是考生升學的志向,是招生學校錄取新生的重要依據,也是考生和家長必過的另一次“大考”。眾所周知,在高考志愿填報專業選擇過程中,家長和考生往往會遇到很多難題,從而導致考生與理想大學失之交臂。那么,家長在考生志愿填報時容易走進哪些誤區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有考生父母打算為孩子只在本科一批一志愿報考一所心儀“名校”,二志愿放棄。不可否認,“211”和“985”高校在硬件、軟件上都較優越,能考上名牌大學固然是好事,但完全從“名牌”出發選高校,不考慮其他因素,特別是專業因素,則是不明智的。更何況,“名牌”大學并非所有專業都是優勢專業,普通高校一些專業也有特色,具有很強的實力。因此,填報志愿時,父母不要只考慮“名校”,走出非“名校”不報的誤區。
不結合孩子興趣和愛好,盲目追求熱門專業也是不可取的。專業的“冷”與“熱”是相對的,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不同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在不斷變化,專業的冷熱也隨之變化。很多報考時的“熱門”專業,就業時并非搶手,而現在招生時“冷門”的專業,就業未必是“冷門”。此外,一些專業錄取對考生的身體條件、性別、單科成績等有要求。由于興趣和愛好是孩子成才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父母結合孩子興趣和愛好選擇專業,有利于提高孩子入校后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父母不要為熱門專業而扼殺孩子的興趣和愛好。
只選報在京院校也不可取。目前,造成父母不喜歡報考京外院校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覺得所在省招生計劃數大于外省,填報招生計劃數多的學校,錄取希望相對較大;二是一些父母擔心孩子到外地上學不適應,不愿意孩子外出讀書。其實,大學辦學地域不代表高校辦學水平,這是盡人皆知的道理。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也不乏名校,這些學校在所在地區錄取的分數都很高,但在北京錄取分往往僅在一本省控線上或略高。考生如果考不上北京知名高校,選擇京外一些名校豈不更好?所以,父母要結合孩子性格特點、考試成績、自理能力等各種因素,理性選報京外高校。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