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語文真題(廣東B卷)(14)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體現在詩中哪些地方?請簡要分析。(4分)
1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題,多選只按前3題計分)(6分)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_______,不亦樂乎?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論語》)
(2)________,_________,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韓愈《師說》)
(3)安得廣廈千萬間,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4)家貧,________,_______,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宋濂《送東陽馬升序》
三、本大題4小題,共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題。
要建立新人生觀,除了養成道德的勇氣而外,還要能負起知識的責任(Intellectual Responsibility)。本來責任是人人都有的,無論是耕田的、做工的、從軍的,還是任政府官吏的,都各有各的責任。為什么我要特別提出“知識的責任”來講?知識是人類最高智慧發展的結晶,是人類經驗中最可珍貴的寶藏,不是人人都能取得、都能具備的。因此凡有求得知識機會的人,都可說是得天獨厚、享受人間特惠的人,所以都應該負一種特殊的責任。而且知識是精神生活的要素,是指揮物質生活的原動力,是我們一切行為的最高標準。倘使有知識的人不能負起他特殊的責任,那他的知識就是無用的,不但無用,并且受了糟蹋。糟蹋知識是人間的罪惡;因為這是阻礙或停滯人類文化的發達和進步。所以知識的責任問題,值得我們加以嚴重的注意。我們忝屬于所謂知識分子,尤其覺得這是一個切身問題。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