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前文綜復習如何實現事半功倍(3)
關注經濟熱點
高考是以能力為中心立意命題的,單純背書無法應對高考。這一點在經濟學試題中表現特別突出。
例1:2011年全國卷38題(2)結合材料二(略)和所學經濟知識,說明中央財政支持對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8分)。
答案是:“加快西藏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的快速發展創造條件;促進科學、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的發展,為經濟的快速發展奠定基礎;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通常的答題思路是以財政的作用作為主干答案,但本題并沒有照搬書本知識,而是具體結合材料分析。
例2:2011年新課標卷38題(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經濟知識,分析自主創新對企業發展的作用,假設你是企業的經營者,你該采取哪些措施來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14分)?
第一問的答案:有利于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打造自主品牌(2分);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擴大產品銷量(2分);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加企業利潤(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給分)。
第二問的答案:加大研究開發經費投入;吸引優秀的技術人才;鼓勵員工參與企業創新活動;通過獎金、股權等方式激勵科技人員;與大學、科研機構進行科技合作;積極申請專利,保護知識產權(答出1項得2分,答出任意4項可得8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給分)。
例3:2010年全國卷一38題(2)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影響家庭購買和使用節能燈的主要因素。如果企業要生產節能燈,應主要考慮哪些因素(12分)?
第一問的答案:家庭收入水平;節能燈價格;政府補貼的力度;家庭用電的價格;消費習慣與消費理念。
第二問的答案:市場需求或同行的競爭;企業的技術水平;企業的生產成本或轉產成本;政府的補貼。
例2、例3共同點都是考查學生思維的廣度,有部分答案超出書本范圍之外。所以時政熱點的了解重點要落在經濟問題上。今年應注意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入世十年(例如外貿轉型升級、中國企業走出去)、人民幣匯率問題、促進消費擴大內需、鄧小平南巡20周年、中美關系正常化40周年、氣候變化、能源資源(例如稀土、資源價格改革)、收入分配、住房、就業、核安全(例如核電發展)、維護海洋權益發展海洋經濟、小微企業融資難、食品安全、文化體制改革、政務微博、電子商務。
在答題時,盡量多角度運用書本知識解讀熱點,切忌空洞講述。
提高答案有效性
高考答政治題最重要的是審題。通過審題,明確試題考查的是哪部分知識:政治、經濟、文化、哲學;明確考查的知識類型是:理論依據、措施、必要性、意義、影響因素;明確考查的題型屬于:開放型、收斂型。
大題的答案是寫要點,其標準語言結構是知識點+少量帶材料的闡述。注意發散思維,書上的觀點要記原話,不要覺得理解了用自己的語言闡述也可以。如果不是規范的政治學科語言,考試是很難拿高分。
推薦閱讀:
·2012藝考成績查詢 ·2012高考大綱 ·高考高分沖刺復習
(責任編輯:張影)
分享“高考考前文綜復習如何實現事半功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