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政治題型專項指導與訓練:論述題(2)
1、《****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堅持從各地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愿,扎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
材料一
年份 |
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增長率 [其中:8個主要產糧省份] |
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增長率 |
1997—2003 |
4%[2.73%] |
8% |
材料二
年份 |
農民人均純收入(A) |
城鎮居民年人均 可支配收入(B) |
A:B |
1997 |
2090元 |
5160元 |
1:2.47 |
2004 |
2936元 |
9422元 |
1:3.21 |
⑴運用經濟常識分析材料一、二分別說明了什么問題?
⑵運用國家職能和黨的宗旨的知識,分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
⑶試運用主要矛盾的原理,分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黨和國家將著力點放在增加農民收入上的依據。
2、表一:我國石油進口和對外依存度情況
年度 內容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20年 (預計) |
進口石油量 |
9100萬噸 |
1.2億噸 |
1.3億噸 |
2.5億—2.7億 |
對外依存度 |
35% |
42% |
44% |
55%—60% |
注: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1995年為76%,2000年為31%.
表二:國際油價上漲影響我國經濟情況
內容 |
2004年第二季度至2005年第四季度國際油價(平均) |
|
每桶40美元 |
每桶50美元 |
|
GDP下降 |
0.8% |
1.1% |
多支出外匯 |
88億美元 |
176億美元 |
石油貿易逆差 |
352億美元 |
440億美元 |
全國居民消費 價格總水平增加 |
0.5% |
0.8% |
各行業生產成本增加 |
5% |
7% |
注:此表數據是亞洲開發銀行預測數據。
⑴表一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
⑵根據表二說明國際油價上漲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
⑶你認為應該怎樣解決表一、表二所反映的經濟現象,以確保國家石油安全?
3、表一:我國經濟快速增長情況
年度 內容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GDP比上年增長 |
7.3% |
8% |
9.3% |
9.5% |
預計將超過9% |
表二:我國經濟增長方式
增加1億元GDP 需要固定資產投資 |
單位產品能源和資源消耗高于國際先進水平 |
單位工業產值廢棄物排放 |
工業勞動生產率相當于 |
|||
“九五” 期間 |
“十五”期間 |
供電煤耗 |
噸鋼能耗 |
水泥能耗 |
比發達國家高 |
美國的1/30 日本的1/18 法國的1/16 |
⑴表一、表二各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
⑵從哲學上說明表一和表二的關系。
⑶用哲學常識有關知識談談你對表二中經濟增長方式的認識。
題型三 研究性學習類試題
題型特點
滲透研究性學習理念,已經成為近年高考改革的“風向標”。出現在高考卷中的研究性學習類試題充分體現了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學習特點,它可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不再是“只會讀書,不會動手,不會解決實際問題的書呆子”。
研究性學習類試題把本來是被考查的學生“轉化”成試題的有機組成部分,考生從被動的答題者變成主動的探索者,體現了學科教學的實用性和能力測試的親和性,豐富了研究性學習的內涵,也給我們復習應考提出了新要求。但在高考卷中,這類試題對所有的考生均未設置障礙,包括那些沒有接觸過“研究性學習課程”的考生,根據自己對題意的理解,憑著平時知識的積累,考生一般都能夠回答一二。
解題對策
對策一:認真剖析題后設問,獲取問題信息,掌握設問的具體要求。
對策二:帶著問題信息仔細研讀材料,搜索有效信息。即進行材料處理,了解材料的事實、觀點和主張,這是解答研究性學習類試題最關鍵的步驟之一。
對策三:進行知識遷移,切忌單靠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直接答題,要注重學科間知識的相互聯系,充分運用有關的經濟常識、哲學常識、政治常識、時事知識、及生活經驗等,分析事實,理出解決問題的思路。
對策四:組織答案。這類試題的答案要做到條理化、簡潔化、邏輯化,切忌答非所問、雜亂無章、詞不達意。
1、甲說: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重要途徑,有助于縮小城鄉差別。農民進城務工就業極大地拉動城市消費市場,加快城鎮化進程。因此,國家應該鼓勵。
乙說:大量農民進城務工就業,會對城市的基礎設施和教育帶來壓力,對城市的就業帶來沖擊。因此,國家應該限制。
丙說:目前,城市的一些部門、單位對進城務工就業的農民工實行歧視政策,拖欠農民工工資,向農民工亂收費;農民工子女入學難,其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因此,農民不要進城務工,以免遭受歧視性待遇。
⑴運用辯證法知識對三位同學的發言進行分析。
⑵請你就“農民進城務工就業”課題中的某一問題,確定一個子課題,寫出子課題的名稱,并簡述選定該子課題的理由和研究方法。
2、材料一 2005年1—11月全國安全生產簡況
統計數據 類別 |
件數 |
死亡人數 |
||
件數 |
同比增減 |
死亡人數 |
同比增減 |
|
特大事故 |
114 |
-3 |
2393 |
184 |
特別重大事故 |
12 |
-1 |
795 |
94 |
注:①特大事故是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別重大事故是指一次死亡30人以上。
②2005年發生的重大安全事故,70%集中在中小企業,特別是安全生產條件差、技術裝備落后的非公有制中小企業。、死亡工人85%為農民工。
材料二 2005年12月5日,在安全生產視頻會議上,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總局局長李毅中分析了安全生產事故頻發的原因:主要是我們已經制定的各項安全生產措施沒有真正落實,很多還停留在逐級傳達和口頭上,潛伏的安全隱患很多,有些行業生產繃得過緊,安全欠賬較多,安全設施和生產設備落后;企業安全主體責任不到位;特別是基礎工作薄弱,管理松弛,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現象嚴重。同時,采礦秩序混亂、安全執法不到位等,也是安全事故頻發的重要原因。
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⑴上述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問題?
⑵運用哲學常識的有關知識分析評價材料二所反映的現象。
⑶針對上述情況,如果你給李毅中局長寫信,你準備就安全生產提哪些方面的意見?
3、材料一 我國正處于工業發展前期,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矛盾更加突出。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貧乏,長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經濟模式,資源的掠奪性開發造成了巨大浪費。
材料二 2005年12月1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節約型發展道路。循環經濟這一新的經濟模式引起了全國上下的高度重視。
問題:⑴結合材料一,說明發展循環經濟的經濟意義。
⑵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從哲學角度分析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性。
⑶假如你是一名市長,你準備如何更好地支持和推動當地循環經濟的發展?
各地高考實用信息 2012空軍招飛 2012藝考 2012自主招生
2012高考每月大事備忘錄 2012年各地高考報名時間及入口匯總
(責任編輯:張影)
分享“2012高考政治題型專項指導與訓練:論述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