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指導高考一輪復習:政治立足基礎 逐步提升
名師講解一輪復習:高考政治立足基礎,逐步提升
一、確定三輪復習的大方向
(一)一輪復習夯實基礎。時間安排是從開學到明年一月份,具體可分以下四個環節
第一,理清知識,突破薄弱環節。以2010年《考試大綱》為線索,以教材為依據,復習相關知識。
第二,抓知識的形成過程,強化知識的內在聯系。對知識不但要知道"是什么",也要了解"為什么",抓住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
第三,進行梯級訓練。所謂梯級訓練就是將測試題分為三種:第一種是以節為單位的基礎知識測試;第二種是以課為單位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訓練;第三種是以單元為單位的綜合測試。
第四,關注熱點。每年的熱點問題都是政治高考的重頭戲,考生可建立一個"時政百寶箱",將關于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信息記錄下來,并運用所學知識作簡要分析。
(二)二輪復習全面提升學科能力,掌握解題方法。時間安排是從明年2月至5月上旬,具體可分以下五個環節
第一,解剖高考真題,把握命題趨勢。通過對近幾年高考試題的分析,全面把握高考命題角度,多方位掌握知識。
第二,在知識的"準、活、精"上下工夫。所謂"準",就是能準確把握知識本身的意義和規定性,能區分相近、相似、易混、易錯的知識點。所謂"活",就是學活用活,既能把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又能準確遷移知識,轉化、提煉知識。所謂"精",就是對知識的掌握要突出高頻考點。
第三,強化熱點,多角度訓練。在二輪復習中,應對本年度的熱點問題進行全面梳理,歸納出幾個專題,把握熱點問題的實質,明確主攻方向。
第四,綜合交叉訓練,全面提高應試能力。近幾年高考試題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知識的綜合性強,突破課、單元、模塊的界限,一道題往往既考查這個單元的知識,也考查另一個單元的知識,既考查這個模塊的知識,也考查其他模塊的知識。
第五,總結試題特點,掌握解題規律。從選擇題方面看,選擇題通常會設置以下五種陷阱:1.以假亂真;2.張冠李戴;3.混淆主次;4.因果倒置;5.逆向選擇。考生可根據選擇題設置陷阱的特點來逐一破解。從非選擇題方面看,非選擇題的類型有文[HJ2mm]字表述型試題,有圖、表型試題,有漫畫型試題,但不管哪類試題,從宏觀上都可以采用"三步破解法"解答。第一步,逆讀。即先讀設問,然后帶著設問中的問題讀材料,邊讀邊思考。第二步,確定知識范圍。第三步,組織答案。
(三)三輪復習考前熱身,模擬訓練。時間安排從明年五月中旬至高考前,具體可分為以下四個環節
第一,篩選高效信息,確定主攻方向;第二,抓綱務本,回歸教材;第三,精選習題,進行考前熱身訓練;第四,翻看錯題本,避免舊錯再犯。
二、從高考看經濟生活
(一)經濟生活是政治高考的四個必修模塊之一,在高考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現以2010年山東卷為例,加以說明
題號 | 考查內容 | 分值 |
17 | 分配政策 | 4分 |
18 | 1.初次分配與再分配;2.公平與效益;3.分配制度;4.統籌城鄉發展;5.以經濟建設為中心;6.市場的基礎作用 | 4分 |
19 | 1.互為替代品與互補商品;2.商品的價值量;3.供求關系與價格 | 4分 |
20 | 1.市場調節與宏觀調控;2.社會公平 | 4分 |
28(1) | 文化產業與國內生產總值的關系 | 9分 |
29(5) | 能源消耗變化和單位GDP能耗變化的趨勢及原因 | 6分 |
29(6) | 能源消費結構的特點和能源消費結構的調整 | 5分 |
(二)2010年的命題情況 1.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考查 以6個地區高考試卷中的試題為例予以說明。
卷別 | 題號 | 主要知識點 |
全國卷Ⅰ | 24 | 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
廣東卷 | 24 | 需求量和價格的關系 |
安徽卷 | 37 | 居民收入與消費的關系 |
天津卷 | 4 | 財政的作用 |
山東卷 | 18 | 收入分配與社會和諧 |
江蘇卷 | 9 | 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
(責任編輯:張影)
分享“名師指導高考一輪復習:政治立足基礎 逐步提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