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本實驗所使用的被標記的噬" />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綜合測試之遺傳、變異與進化

2012-01-11 09:51:18 來源:高考網

  1.下面是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部分實驗步驟示意圖,對此實驗的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本實驗所使用的被標記的噬菌體是接種在含有35S的培養基中獲得的
  B.本實驗選用噬菌體作實驗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結構組織只有蛋白質和DNA
  C.實驗中采用攪拌和離心等手段是為了把DNA和蛋白質分開再分別檢測其放射性
  D.在新形成的噬菌體中沒有檢測到35S,說明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DNA而不是蛋白質
解析:病毒的繁殖離不開細胞,要標記噬菌體,應先標記細菌細胞,A錯誤。實驗中采用攪拌和離心等手段是為了把細菌和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分開,C錯誤。在新形成的噬菌體中沒有檢測到35S,只能說明蛋白質不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而不能說明DNA是噬菌體的遺傳物質,D錯誤。
答案:B

  2.能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的實例是(  )
  A.格里菲思做的肺炎雙球菌在小鼠體內轉化的實驗
  B.艾弗里做的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
  C.赫爾希和蔡斯做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D.只有煙草花葉病毒等少數病毒的RNA能使煙草感染病毒
  解析:本題考查遺傳的物質基礎,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要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必須體現出少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RNA(或不是DNA)。
  答案:D
  3.(2010·山東卷,5)黃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黃曲霉菌產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個基因控制,也受溫度、pH等因素影響。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環境因子不影響生物體的表現型
  B.不產生黃曲霉毒素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
  C.黃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現型
  D.黃曲霉菌產生黃曲霉毒素是表現型
  解析:本題考查基因型與表現型之間的關系,意在考查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生物的表現型是基因型與環境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A項錯誤;因黃曲霉毒素的合成受多個基因控制,故不產生黃曲霉毒素的菌株的基因型可能有多種,B項錯誤;由題意知本題的表現型為黃曲霉菌產生黃曲霉毒素,而不是黃曲霉毒素致癌,故C項錯誤、D項正確。
  答案:D
  4.(2010·南通調研)用含32P的培養基培養玉米體細胞(2N=20)若干代后,再將這些細胞轉入不含放射性的培養基中培養,在細胞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時,每個細胞中被32P標記的染色體條數分別是(  )
  A.10,20             B.20,20
  C.20,40                      D.10,20
  解析:依據DNA分子的半保留復制特點,細胞第一次分裂后每條染色體中的每一個DNA分子中有一條鏈含有32P。第二次分裂的中期,20條染色體中每條染色體中有一條染色單體含有32P;第二次分裂的后期,40條染色體中有20條染色體含有32P。
  答案:B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綜合測試之遺傳、變異與進化”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无遮挡国产在线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精品2021 | 日本亚洲欧洲免费无线码 | 日本亚洲a在线 | 熟女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