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歐美強矣,其民實困,觀大同盟罷工與無政府黨、社會黨日熾,社會革命其" />

2012年高考歷史備考:知識點問答題3

2011-12-13 16:35:53 來源:考試吧

    3、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歐美強矣,其民實困,觀大同盟罷工與無政府黨、社會黨日熾,社會革命其將不遠……若能將平均地權做到,舉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畢其功于一役,則社會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摘自《孫中山全集》
  材料二、二戰后到20世紀70年代初期,……在西方國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為少數資本家所擁有,企業普遍職工也擁有股票,資本家擁有企業全部所有權的情況已不存在;同時,企業所有者退出了經營第一線,對企業的控制力下降,而由專門的管理人員和科技人員從事經營。戰后發達國家的社會福利與以往不同,已經從單純的救濟發展成為公民的社會權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證。
  ——摘自齊世榮、吳于廑主編 《世界史現代卷》
  材料三、搞農村家庭聯產承包,廢除人民公社制度。開始的時候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干起來,第二年超過三分之二,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這個發明權是農民的。
  ——摘自《鄧小平文選》
  請回答:
  ⑴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簡要評價孫中山的民生主義。(8分)
  評價:民生主義是資本主義的土地綱領,反映了資產階級在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民生主義在當時的條件下根本無法實現,也不可能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
  ⑵據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戰后世界資本主義有哪些發展變化?(9分)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產生這些發展變化的原因。(5分)
  發展變化:①企業所有權發生變化;②企業經營管理方式發生變化;③社會福利制度發生變化。
  原因:①戰后資本主義生產力的迅速發展;②資本主義國家對生產關系進行自我調整和改革以順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③隨著經濟的發展,戰后勞動者的維權意識加強。
  ⑶依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指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能夠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的主要原因。(6分)
  原因:①使農民獲得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②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義,經營管理上的過于集中和單一方式。
  ⑷你從上述孫中山的民生主義、西方社會的民生政策和鄧小平的富民措施中得出的共同結論有哪些?(4分)
  結論:①國家的穩定、社會的發展必須關注民生;②民生政策的調整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③滿足國民生活的需要是制定民生政策的重要依據。(有其它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據同樣給分)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2012年高考歷史備考:知識點問答題3”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中文字幕一本精品在线 |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网址 |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4色 | 日本熟女中文字幕DVD | 香蕉人成年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