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刺:高考滿分作文真那么好嗎?

2011-12-12 10:25:35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高考寫作一直被作為公共社會事件而被廣泛關注,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訴求給予不同的敘說。如果回到中小學寫作教育的原初意義,也許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看法:寫作不僅是一種能力,寫作更是一種素養——它不僅僅是遣詞造句、謀篇修辭的方法與技能,更是一個人的價值理念、思維品質、創造能力以及審美素養的綜合表現。因此,高考寫作不僅要注重能力的考查,還應站在培養現代公民寫作素養的高度,理性審視檢測內容、方式、評價標準和價值導向。

  寫作本質上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一篇文章的成敗首先取決于它能否實現這個功能。以高考常見的議論文為例。議論文是用來“說理”的文體,無論你怎樣推陳出新,說一千道一萬,“說理”才是硬道理。你說得在不在“理”,說得合不合“理”,是不是合乎“真理”,最終能否讓人理解或信服,這是判斷議論文好壞的首要標準。至于出眾的語言表達和篇章建構,或者新穎的材料、讓人稱道的構思,等等,都只是一種附麗。離開了“理”這個“本”,這些“附麗”也就失去了其光彩。如果反客為主,不在說理上下功夫,卻拿“附麗”當本體,那就是買櫝還珠了。

  前人為文,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文章要有益于時代,有益于現實;前人作詩,則遵從“詩言志”、“詩緣情”的理念,強調書寫性靈,抒發真情。這都是很好的傳統。今天的寫作,雖則與古人不可同日而語,但寫真情實感,寫真知灼見,寫真心實意,依然還是為文的基本要求。從寫作教學的育人功能看,假大空的寫作既缺乏道德依憑,也沒有美學價值,無論在教學中還是在檢測中,都不該任其泛濫,助其生長。

  在我看來,作為一種素養,健康的寫作態度與健康的寫作趣味,也許比片面的寫作能力更為重要。中小學寫作教育,培養的是能夠獨立思考并使用母語合理表達的公民,而不是游戲文字的“寫手”。

  這里對幾篇頗受推崇的高考高分(包括滿分)作文進行再評析,絕非要吹毛求疵,也無意指責什么。只是在高考指揮棒還非常管用的今天,高分作文的示范效應讓人無法不正視它。俗話說,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如果我們示范的是“下”,那么我們能得到什么呢?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挑刺:高考滿分作文真那么好嗎?”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婷婷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 亚洲视频在线香蕉 | 日本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