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考之博:“廣撒網”博多點機會
異地趕考是眾多藝考生的必經之路。由于一些外省院校沒有在區內設置考點,許多考生只能去有考點的城市報考。為了考取理想的學校,藝考生大多采用“廣種薄收”的辦法,奔波于多所學校趕考,一個人報考10多所院校一點都不稀奇。
“藝考有時候就像賭博,搏一搏可能機會就多些。”在南寧某高校教美術的陳老師說,他當年美術高考時,也報考了10多個院校,北至北京,南至海南,把大半個中國都跑了個遍,很多時候就是前腳踏出考場,后腳就上車趕往下一個考場。
北京、廣州、杭州、長沙、武漢……想起一路趕考的奔波,去年考上中央美院的南寧學生小黃不無感慨。小黃告訴記者,她去年為了藝考報名,一家三口全體出動,打“飛的”奔向北京,并在北京“漂”了20多天,常常是“母親陪著在這邊考試,父親就在別的地方排隊報考”。
“考生一般報考6所院校比較合適。”從事美術高考培訓近10年的謝老師認為,“廣撒網”的報考方式除了和考生“賭博”心理有關,也和藝考本身的特征有一定關系。例如,美術具有一定的風格取向,評卷時難以量化標準,加上評卷老師在每張畫卷的停留時間一般只有10秒,這給考生的成績帶來一定的偶然性因素。他曾經有學生在區內統考時連二本院校都沒考上,最終卻考上了一所區外重點大學。因此,適度多參加幾所院校的考試,能給考生帶來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