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歷史專項測試題29
361、明代賦役征銀和清代征收 “地丁銀”從根本上反映了
A.封建國家對農民的賦稅加重 .貨幣地租逐漸取代實物地租 C.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D.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的松弛
答案:C
362、慕尼黑協定簽訂表明
A.當時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矛盾是主要矛盾B.英法為本國利益而犧牲小國的綏靖政策發展到頂點C.英法與德國為同陣營的侵略者D.捷克斯洛伐克國內民族矛盾尖銳
答案:B
363、西方史學家習慣上把15世紀中期到17世紀中期稱為“擴張的時代”,其含義是
A.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擴張 B.歐洲開始早期殖民擴張 c.啟蒙思想的廣泛傳播 D.近代自然科學勃然而興
答案:B
364、下列對于20世紀90年代中國外交政策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重視聯合國在維和領域的工作B.堅持獨立自主的不結盟外交政策C.立足于可能發生較大規模的世界戰爭制定靈活的外交政策D.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答案:C
365、下列關于《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的評價,不正確的有 ①都是鞏固太平天國的綱領或方案 ②都是農民革命實踐的產物 ③都脫離了社會現實,難以實施 ④后者是前者的繼承和發展 ⑤前者違背了社會發展規律,后者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②④ D.②③④⑤
答案:C
366、下列歷史事件,旨在捍衛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的有①臺州戰役②“長慶會盟”③改土歸流④雅克薩自衛反擊戰
A.①②③④B.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C
367、現今發現的唐代越窯“秘色瓷”是陶瓷史上的精品,是越窯青瓷發展史上的頂峰。陜西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秘色八棱凈水瓶”就是越窯青瓷具有代表性的上品。以下對青瓷贊美的詩句,不準確的一句是
A.陸龜蒙的“九秋風霜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B.顧況的“舒鐵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甌”C.孟郊的“蒙茗玉花盡,越甌荷葉空”D.雍陶的“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
答案:D
368、依據以下條件,請你判斷符合這些條件的歷史人物是 ①文藝復興時期德意志人文主義代表 ②他是16世紀杰出的以考訂基督教經典而出名的思想家 ③他對教士的愚昧、教皇的貪婪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諷刺
A.馬基雅維利 B.伊拉斯謨 C.拉伯雷 D.塞萬提斯
答案:B
369、英國1689年頒布的《權利法案》
A.解決了革命以來的財產合理性問題 B.平息了長期以來國王與議會的權力之爭 C.標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 D.以明確條文,限制國王權力,約束國王的作為
答案:D
370、在中日《馬關條約》中,有利于列強進行資本輸出的條款是
A.割臺灣及附屬島嶼 B.開放蘇州杭州富庶地區為商埠 C.給予日本巨額賠款 D.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答案:D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