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歷史復習要點5
二、中國近現代的重大改革:
1、洋務運動:時間、口號、主要內容、失敗的標志及原因、歷史作用。
2、戊戌變法:時間、標志事件、主要內容、失敗的標志及原因、性質、歷史意義
3、新中國的改革開放:開端、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其他方面改革、重大成就、鄧小平理論等
三、資本主義國家的改革:
1、俄國1861年改革:原因、時間、人物、主要內容、性質、意義、不足。
2、日本明治維新:原因、時間、主要內容、性質、意義、不足、結果及原因。
3、美國羅斯福新政:原因、時間、人物、主要內容、典型特點、意義。
4、二戰后德國、日本的社會改革:主要內容、取得成功的原因、給中國改革開放的啟示。
四、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
1、二戰前的蘇俄(聯):A、十月革命后,蘇俄鞏固新生政權所采取的措施;B、新經濟政策;C、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D、高度集中的經濟政策體制的形成、特點、弊端;
2、二戰后的蘇聯改革:A、赫魯曉夫改革:重點、結果及原因;B、勃列日涅夫改革:重點、結果及原因;C、戈爾巴喬夫改革:重點及其內容、結果及原因。
3、東歐國家的變革:①、原因:擺脫蘇聯模式的束縛;②特點:A、南斯拉夫:B、波蘭;C、匈牙利;D、捷克斯洛伐克:③、結果及原因。
五、重要改革之間的比較
1、商鞅變法與王安石變法:
(1)、相同點:①直接目的:富國強兵;②、都得到最高統治者的支持;③、性質相同;④、方式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
(2)、不同點:①、背景不同:前者處于社會大變革時期,后者處于嚴重的社會危機時;②、根本目的不同:前者是建立新制度,后者是鞏固封建統治;③、效果不同:前者使秦國逐步強大起來,為后來秦滅六國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后者使軍隊戰斗力有所增強,財政收入有所增加。
2、洋務運動與日本明治維新:
(1)、相同點:①、背景相同:都是在民族危機加劇的情況下向西方學習;②、目的相同:都是為了富國強兵,鞏固統治;③、影響相同:都是從西方引進了技術,建立了一批近代企業、新式軍隊和學堂。
(2)、不同點:①、結果不同:前者失;后者使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②、性質不同:前者是地主階級領導的封建性質的改革,后者則帶有明顯的資本主義特征,為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3、戊戌變法與與日本明治維新成敗原因比較
項目 日本 中國
社會背景 人民反抗持續且猛烈,新興地主階級力量相對較強,統治集團內部發生較大分化 資本主義發展不充分;封建統治者與帝國主義相勾結;封建勢力強大
領導力量 中下級武士擁有較大武裝力量;改革派掌握實權;改革的阻力較小 改良派沒有發動群眾,而是寄希望于沒有實權的皇帝新法根本無法實行
國際環境 西方列強正抓緊侵略中國,客觀上為日本提供了相對寬松的國際環境 資本主義列強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急需原料產地和市場,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分享“ 2012年高考歷史復習要點5”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