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七萬高考生信息被叫賣 不排除黑客所為
■ “7萬高考生個人信息被叫賣”追蹤
本報訊 (記者申志民)昨日,本報報道《7萬高考生個人信息被叫賣》一事,考生以及家長電話、住址、姓名等隱私信息被網上售賣。昨日,市教委工作人員表示,曾多次要求學校保護學生及家長的隱私,不排除是黑客竊取了考生信息。
學校泄露可能性不大
昨天,針對“北京7萬高考生個人信息被叫賣”一事,北京市教委值班人員介紹,教委曾多次與學校溝通,保護學生以及家長的相關隱私信息,“學校教師泄露可能性不大”。
該工作人員認為,7萬考生信息被泄露,或與網絡安全有關,“不排除網上黑客竊取信息行為,教委愿意與大家一起維護網絡安全。”
個人信息最好“選”填
昨天,部分家長和網友支招如何避免信息泄露。“逛街時經常碰到一些發單員讓我填單,我絕不填寫電話和住址”,家住海淀的倪女士說,一次逛街,一個發單員將與孩子才藝相關的調查單遞給她,考慮到發單員辛苦,她填寫了自己的家庭電話、地址、職業等,“第二天,我接到三個電話,兩家是才藝班,一家是推銷樂器的”。
“不能因為小恩小惠就填寫”,倪女士支招,遇到調查員發單并贈送禮品等情況,市民不妨將重點放在調查本身,而不是個人信息上。“如果對方一定要填寫回訪電話等資料,要慎重。”
“現在辦理銀行卡、車險,去醫院就醫,甚至去小區訪友,都要填上詳細資料”,網友“石頭”支招,“個人信息除了‘選’填外,有必要與銀行、醫院等簽署保密協議。”
■ 律師說法
政府部門應加強監管
“個人信息被泄露屬于違法犯罪,但市民維權相當難”,北京市翰盛律師事務所律師郭召利介紹,目前,國家針對信息泄露等違法活動的處罰力度不夠,政府相關監管部門不妨設置一職能部門或類似科室,有效吸納市民針對信息泄露問題的反饋意見,綜合向公安等部門反饋并追查,徹底整治違法機構或個人。
(責任編輯:李書信)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