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志愿填報之案例篇:做個師范生也挺好
姓名:王茜畢業
學校:宣城中學
高考成績:553分
錄取院校:合肥師范學院
錄取專業:漢語言文學(師范)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們正在考一模,我們正在參加誓師大會,我們正在……”是啊,那段日子給了我們太多的回憶!
高考前,每天都過得很充實,真可謂是心無旁騖地為了一個目標沖,白天在咖啡的澆灌中學習這一張又一張的試卷和講義,晚上繼續挑燈夜戰,夢中似乎都有做不完的試卷,聽不完的課程。
當時只道日子過得太慢,可轉眼間同學們已各奔東西,決定著我們的去向的便是那2010年高考。“我的高考。我的大學”這兩個名詞終于很現實地擺在了我們面前,是去是留?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好久,因為高考分數已成定數,不管你選擇離開還是留下,它都不會因你而改變。“我真的愿意再來一年嗎?”“不能!”我決定了,我要去大學,我不想再過一年和去年一樣的日子,前途充滿未知,我得去闖一闖!
于是,隨之而來的高考志愿填報工作便如火如荼的展開了,高考不容易,志愿填報也不易啊。還記得那段日子爸爸每天都圍著我轉,每晚臨睡前都捧著本志愿填報指南翻個不停。選哪個學校填哪個專業弄得他頭痛我也頭痛。因為這其中不僅要考慮個人因素,還要考慮學校,家庭,社會等方方面面。還記得當時的我經常去學校咨詢老師,和同學討論,除此以外,爸爸還領著我去聽教育界人士的指導,在炎熱的夏天里四處奔波可真夠累的。聆聽了那么多人的建議和意見之后便真正開始了我的志愿填報計劃。
首先,確定大方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簡而言之,就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成績,結合高考報考指南,劃出我可以填報的院校的大致范圍。第二步,正所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想想自己喜歡什么專業,對什么比較感興趣,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大學四年總不能抱著自己討厭的專業度過吧。就我自身而言,在選專業這一方面,我的自由度比較大,因為我的父母尊重我的選擇。就在填志愿的前一天晚上,爸爸突然問起:“想好填報什么了嗎?”“嗯,就是中文了。”“中文什么專業呢?”“編輯出版吧”“女孩子還是當老師的好,工作穩定。”我想這可能是大多數父母的想法吧。在中國,父母最大的愿望似乎并不是兒女的事業有多紅火,而是盼望他們能夠有份穩定的工作,一家人平平安安地過日子。我能體會到父母的良苦用心,他們為了我實在是付出了太多,我不愿違背他們的期望,更何況我并不討厭教師這個職業。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教師是文化傳承的橋梁,是文化交流的使者,用一己之所學來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做貢獻,何樂而不為呢?
終于,在最后一刻,我將編輯出版和漢語言文學師范的編號換了個位置,交完志愿表后的我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很輕松,很輕松。
關于征集志愿,其實我去填了,但我并沒有抱太大希望,因為征集的名額畢竟有限,而且我的分數擺在那兒,自己估摸著也能猜到結果。
暑假的日子總是過得比平時快一些,轉眼間到了錄取結果出來的日子,說心里不緊張,那是假話。心急如焚的我從早上就開始守在電腦前等待著結果,我希望會被第一志愿錄取,因為人們往往在填第一志愿時會往前沖一沖,填稍微好點的學校,當然我也不例外。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到傍晚時分,一張紅色的鑲著蝴蝶結花邊的錄取通知書呈現在我眼前,雖然不是第一志愿,但能被第二志愿錄取我已經很開心了。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