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志愿填報真實失誤案例
2010年7月下旬,舟山一考生646分,超出浙江一本錄取分數線95分被退檔,家長懷疑有“貓膩”。該考生院校志愿:A同濟大學,B浙江大學,C南京大學,D南開大學,E西安交大;專業志愿:A志愿只填了土木工程,沒填服從專業調劑;BCDE的專業志愿,也填得相當“高調”,沒有服從專業調劑。結果是該生被同濟大學投進后直接退檔。據查,投檔退檔全過程都按規定程序進行。退檔原因:并非黑幕,而是考生認為可以沖一沖,信心爆棚,沒有考慮專業不服從而退檔的風險。上了A志愿同濟大學投檔線(630分),但因只填一個土木工程專業(錄取平均分664.8分)又不服從專業調劑,被退檔。由于之前被同濟大學調檔,其他學校就不可能再調檔,其實就是相當于其他志愿全部作廢。后來該生只好通過征求志愿重新補報,最后被錄取到南京某高校。
由此,填報平行志愿,首先需要看清相關規則,更需理性選擇,同時,要規避以下誤區:
誤區一:誤讀政策。比如,有人認為網上填報志愿提交確認后還可修改,也有人認為未經高考錄取系統也可投檔錄取。其實,這是不可能的。高考信息都實行同步異地備份,紀委同步監督;普通高校考生參加全國統一高考、統一公布招生計劃、統一網錄,統一注冊。
誤區二:混淆規則。比如有人認為既然是平行志愿,A高校志愿被退檔后,還會投B…高校志愿?也有人希望從已投高校退檔轉投其他高校?還有人以為所有專業志愿都是平行志愿?其實,“高校平行志愿”每輪只有一次機會,投檔后,其他自動作廢;各高校中的“專業志愿”多數按傳統志愿錄取,考生需要準確解讀投檔規則。
誤區三:想報就報。比如,盲目追求熱門院校或專業,或者不論院校、專業是否適合自己填了再說。這種做法都不合適,全面了解高校或專業性質,從自身實際出發,知己知彼,理性選擇。
誤區四:缺乏梯度。“梯度”,是因為各高校要求不同,招生人數和報考人數不一,使院校或專業志愿之間的錄取標準存在差異,自然形成的分數“級差”。考生在填報志愿前,要形成多個方案,進行優化,合理布局,保持多層次的“梯度”;專業填報也一樣,并最好填寫服從調劑。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