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指導:教你高考沖刺加分竅門
---------------------------------------------
距離高考還有一個月左右,在最后的沖刺階段,不少學生出現了學習疲憊的“高原反應”,什么樣的復習方法才是最有效的,考試時該注意哪些答題技巧,在考場上如何發揮出最佳水平?本報特別邀請了福州部分中學高三一線名師,為考生做考前一個月的復習策略與建議,幫助考生增加考場勝算。
數學:注意整理自我的“錯題集”
福州八中高三數學集備組組長陳達輝
考前一個月的數學復習,要抓住四個關鍵詞安排自己的復習策略。
第一個關鍵詞是“回歸基礎”。目前各校基本進入二輪復習的尾聲。一輪復習是基礎的復習,二輪復習是綜合訓練的復習。因此,有的考生出現了基礎部分重新遺忘的現象,因此在最后一個月,復習要重新回歸課文,對知識點進行梳理。
第二個關鍵詞是“通性通法”。要注意方法的歸納,掌握數學解題時的常見解題思路,對數學解題中的“通性通法”進行整理、理解、消化,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數學思維。
第三個關鍵詞是“糾錯”。很多老師要求學生建立錯題集,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如果考生平時有整理錯題集的習慣,這時候一定要重新回顧與反思,避免在高考考場上因思維定勢犯同樣的錯誤,沒有錯題集的學生,也應利用最后一個月的時間,整理以往自己考試時容易出錯的題。
第四個關鍵詞是“做完卷”。適當做一些有質量的完整試卷,頻率一般是一周兩至三份,不能隨意地做,而是按高考時間來完成。
一般來說,選擇題和填空題的最后一題有所拔高,答題時如果考生感覺偏難,可以先跳過去做解答題的16、17、18題, 題選考題也可以先做,21 通常難度不高。對于19、 兩題,20可以先做其中容易的小題。這樣的答題順序,可以使考生先把容易得分的題都拿下,再來攻難點。考試時遇到難題,一定要懂得“我難別人也難”的自我暗示,調整好心態。
語文:今年高考不能寫“騾文”
省語文學科帶頭人、福州八中高三語文老師黃丹青
在考前最后一個月,最重要的是要回歸基礎,給考生們考前復習提四個建議。
一是每周盡量做一份完整的試卷,可按高考的規定時間來完成。作文可以不寫,但一定要列出提綱。做完卷是給自己做最后的會診,并保持考試的狀態。
二是對考綱要求的背誦書目再復習一遍,適當背一些明清小品。比如清朝王永彬的《圍爐夜話》、明朝吳從先的《小窗自紀》,里面的短句極富人生哲理,對景物的把握也非常好,適當背一些名句可以用在寫作中,這些短句不落俗套,可以讓評卷老師“眼前一亮”。
三是今年《高考考試說明》提出要加強作文的文體規范,這就給出一個信號:今年高考不能寫“騾文”。所謂“騾文”,即非驢非馬,文體既不是記敘文,又不是議論文,更像是雜文,對這類“天馬行空”的文章,今年高考可能會嚴格規范,值得考生注意。因此,在作文練習時,就一定要養成規范的習慣,議論文一定要論點、論據、論證清楚,記敘文要有5W.
四是要盤點自己的大腦“倉庫”內容,學過的內容要化作“工作記憶”,即到了考場上能調用出來,達到這一境界的前提是,先從“短時記憶”到“長時記憶”,再從“長時記憶”轉化為“工作記憶”。在最后一個月,考生要將知識點重新進行盤點,看看自己還有沒有“短時記憶”,如果有,一定要再進行多次復述,使其變成“長時記憶”,“長時記憶”部分也要進行回顧。比如背誦默寫部分,一定要及時進行回顧。對一些文化論著要有自己的總體把握,如孔子、孟子的基本思想等。
(責任編輯:李書信)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