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何以導致落榜
-------------------------------------------------------------
某考生去年高考成績高出一本省控線60分,讀一所名牌大學應該沒有問題。而且該考生還有10分的加分,更加增強了其競爭力。然而,恰恰因為這10分的加分,導致了該考生落榜的結局。
讀到這里,是不是有些迷糊了?
原來,該考生高考成績為572分,因為“省三好或省優干”,享受了10分的加分,加分后的成績為582分。該生所在省去年本科一批省控線為512分,實行的是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
該生所填A、B、C、D、E院校調檔線分別為:A大學578分,B大學569分,C大學601分,D大學559分,E大學調檔線543分。
也許該考生認為一本院校志在必得,未填報二本院校志愿。
從該考生加分后的成績看,除C大學外,均達到了所填大學的調檔線,且分別超過A大學調檔線4分、B大學13分、D大學23分、E大學39分。
該考生被順利投進了A大學。但遺憾的是,由于A大學招生章程中的錄取規則明確表示:“安排專業時,以考生實際高考文化成績為準”。也就是說,該考生被投進A大學后的排序成績要減去10分的加分,而減去10分的加分后,其成績反而低于A大學調檔線6分,優勢蕩然無存,競爭力大大降低,被A大學退檔,當屬情理之中。
按照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的投檔規則,如考生的投檔成績達到A大學的調檔線時,則投進A大學,不再對其后續院校志愿進行檢索;如考生的投檔成績未達到A大學的調檔線,則看是否達到B大學的調檔線,如考生的投檔成績達到B大學的調檔線時,則投進B大學,不再對其后續院校志愿進行檢索;如考生的投檔成績未達到B大學的調檔線,則看是否達到C大學的調檔線,如考生的投檔成績達到C大學的調檔線時,則投進C大學,不再對其后續院校志愿進行檢索,依此類推。如該考生被投進A大學又被退檔,即使其分數達到后續院校志愿的調檔線,也不會再投檔。
但如果該考生沒有10分的加分,會怎么樣?答案應該非常清楚,即不會被投進A大學,而將投進B大學,顯然被錄取的機會會更大。如果該考生在填報志愿時綜合考慮到高校的錄取規則(許多高校錄取專業認可加分,如該考生所填D大學和E大學),其加分優勢才會真正體現出來,否則,加分不如裸分,優勢反成劣勢。
可見,錄取規則之于志愿填報技巧,值得考生和家長琢磨!
(責任編輯:李書信)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