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三放棄”現象
放棄報名或考試
放棄高考的情況始終存在。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高考棄考人數達到84萬,占當年高考人數的10%.低齡留學、就業壓力、經濟問題都是高三學生棄考的原因。
上海2010年高考報名人數超過7萬,實際考試人數僅6.5萬左右,超過5000考生最終沒參加高考,棄考率近7%.
放棄志愿填報
隨著考生觀念從“上大學”到“選大學”的轉變,因成績不理想而主動復讀的考生快速增加。
除北京和上海外,全國其他地區都實行考后填報志愿的辦法,部分考生發現自己的分數沒有達到理想中的分數控制線時,經常會發生放棄填報志愿的情況,錄取批次越靠后越會發生這種情況。
2010年江蘇第二階段志愿填報時,約5.7萬名符合條件的考生未填報志愿,占當年高考報名人數的9%以上。當年江蘇錄取新生423316人,錄取率80.3%,如果算上這5.7萬棄志愿填報的考生,江蘇 2010 的錄取率將逼近 90%.
只考試不選學校給招生工作帶來了困難,部分高校為了完成錄取任務而無節制補錄,直接導致低分考生也能上大學的不正常現象。這種情況在全國極為普遍。
放棄報到
早在2002年10月18日,就有媒體注意到湖南省2萬大學生沒有到校報到的事實。2006年,甘肅省高招錄取9.65萬人,有2.2萬名考生未報到,占當年甘肅高招錄取人數的22.8%.據湖北省教育廳統計,2010年湖北高招錄取36.6萬人,有3.5萬人放棄報到,使當年報到率低于90%.安徽省教育廳公布的數據,2010 年該省本科報到率約為90%,專科報到率僅80% 左右。
即使是公辦本科院校,每年有10%左右的不報到率都是正常的,高職高專的比例還會更高,部分民辦高校的報到率甚至50% 都不到,這對沒有財政補貼的民辦高校無疑會帶來沉重的生存壓力。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