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海淀區零模物理試卷分析
高考適應性的模擬考試(零模)是高三的同學第一次正式體會高考氛圍的一次考試,這次考試之后,我們的同學有必要對自己零摸的試卷做一個系統全面的分析。試卷分析的目的是發現一輪復習自己的不足之處,針對性的制定接下來一模前的短期的計劃,以便于在短期內事半功倍的提高考試的成績。
總體來說,零模的試題命題思路是難度相對高考會偏易一些,主要是為了我們的同學對高考有個初步的體會。但零模也會對高考的命題改革方向做出一些試探,讓同學們對一些熱門的考點引起重視,找到接下來二輪復習的重點。不過本次命題基礎題比例有些偏少,北京高考最近這幾年直接能通過回憶知識就能完成的選擇一直都是三個,不過本次零模這樣的試題只有一個,其余的題都需要在理解題意的同時用所學知識分析得解。選擇題中需要通過稿紙計算的題只有一道,這也是這幾年理綜試卷物理題的大勢所趨了。不過本次的這道試題計算量略顯重,總的結果是很大一部分能力有余的學生沒有了足夠的時間計算最后一題,雖然本次的壓軸題如題容易情景,規律也一目了然答題時間。但嚴重不足是本次考試過的同學一個總的感受。當然,這有我們的同學復習訓練還不到位,腦子里的知識體系不夠精煉,清晰的原因。
其實高考理綜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時間緊迫題量大,能答完的同學總是屬于極少數,所以本次覺得時間嚴重不足的同學,首先應該想想自己的不足。這個不足就是自己對知識總結的不夠,對主干知識對應的試題練的還不夠。當然光埋頭做題提高是不會明顯,我們的同學要認識到,按現在這種高考難度的題,習題本身的思路流程也是可以按模型去總結并記憶的。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們要反復的跟著老師去做這個工作,力爭典型題看到題之后就能迅速做出反應,并用最簡短的思路解決問題。
從知識分布上,本次模擬力學在選擇中占比50%,實驗50%,計算中比例67%,電磁學選擇比例25%,實驗比例50%,計算題中比例33%其他的光學原子物理原子核相對論等就選擇中25%,比例稍顯失衡,不過這種分布受也是最近兩年北京高考的趨勢。本次零模向我們反應了一個高考命題的核心思路:那就是對動力學問題的思維體系,思維方法的考查,這一部分的知識我們的同學理解的是否到位,應用是否得心應手,可以通過本次試卷得到很好的檢查。
通過受力分析直觀的理解物理現象,通過能量動量的分析深刻本質的理解物理現象,這是高中物理最核心的學科思想,滲透到教學實踐中方方面面。同學不妨再回憶一下,自己一輪復習中總結了多少種動力學模型?每個模型有多少種理解思路?解題的思路流程具體如何?一些關鍵的物理情景(最短長度,剛好通過最高點,最大速度,碰撞等)力的特點如何?運動特點如何?能量動量特點如何?不清楚,不熟練的繼續重點突破,重點提高。
從題型特點上,本次命題章節交叉題型不算明顯,基本一個題一個章節知識點,這也是零模的一個暫時形式。在以后的練習中,我們處理的多章節混合題會越來越多,這需要一個適應期,比如本次選擇題的最后題,載體是導棒電磁感應,但考查的點覆蓋了電路,能量,受力分析,功率等多個知識點。高考的很大一部分試題將如這種方式命題。
由于篇幅限制,就寫到這里。需要了解逐題的試卷分析的讀者,可以關注一下零模家長會。
(責任編輯:李書信)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