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0年高考物理試題點評 題量題型均有突破
「育路教育網(wǎng)考試閱讀推薦」
上海2010高考物理試題解析:題量題型均有突破2010年上海高考物理考試在題量和題型上做了重大突破。題量從原先的24題瞬間“躍遷”到33題,給考生帶來了不少壓力。題型也做了部分調整,包括兩部分單選題、多選、實驗、計算。題目可謂穩(wěn)中求變、亮點突出,緊扣考綱。主要考察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物理思維能力、物理實驗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特點一:壓軸題的“創(chuàng)新”
最后壓軸大題并沒有如多數(shù)考前模擬題那樣考查電磁感應,而是把最后的重心放在了氣體和電學的綜合題上(電磁學問題放到了第32題來進行考查),這道題立意新奇,不落窠臼。在考生耳熟能詳?shù)念}目中極少出現(xiàn)氣體和電路結合起來考的題型,這也正好是考生在物理學習中的缺失和不足。這也印證了之前2010年高考物理考綱中對綜合能力應用的解釋,“能把復雜的問題分解成若干簡單的問題進行處理”。
壓軸題第三問是關于平行板間的電場強度和電勢差的問題,幾乎每張考前模擬試卷都有類似的題目。但不同的是本題結合了氣體的內容,學生在思考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前面氣體的干擾。題目的巧妙之處在于先給考生以簡要的情景解釋,考查學生提取物理模型的能力,讓考生從以往的灌輸式教育中超脫出來。這也是今年高考物理的一大進步。
特點二:小題中的“易”
今年上海卷的又一大特點便是選擇填空難度有所下降。學生對答案有一定把握考點,考題主要考查直線運動和機械運動、力和物體的平衡、牛頓運動定律、振動和波等等。另外,今年繼續(xù)考查“斜劈滑塊”,此類問題是每年必考的保留題目,平時在上課過程中老師多有提到。
總之,要想決勝高考物理,考生需夯實基礎,并積累做題經(jīng)驗和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那么在考場上就能得心應手,見“怪”不怪了。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