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重要考試”匯集(3)
5.高中階段在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或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的應屆高中畢業生。
6.具有推薦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中學僅可向高校的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推薦思想品德和學習成績優秀且高中階段均在本校就讀的應屆高中畢業生。
7.曾獲得全國體育比賽前三名、亞洲體育比賽前六名、世界體育比賽前八名和獲得球類集體項目運動健將、田徑項目運動健將、武術項目武英級和其他項目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的退役運動員。
8.公安英烈子女。
相對高考而言,小語種單獨招生相當于給考生增加了一次機會、多上了一道保險,因此,很多考生及家長都把小語種招生當作高考以外的一次練兵,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小語種招生報名人數的迅速增長。
良好的就業前景也是小語種倍受關注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小語種畢業生的就業率一直較高,這讓諸多為將來就業問題擔心的考生及家長為之心動。
小語種招生
普通高校外國語言文學類(非英語)專業招生簡稱“小語種”招生。
“考事”搜索
2010年小語種招生進行了一次大改革,取消提前單獨招生形式,大部分高校不再自行組織命題考試和單獨錄取,面向全國統考生源在本科提前批次錄取。此外,小語種招生還有兩種方式,一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部分外語專業在京招生實行考生自愿報名,單獨加試,參加北京市統一高考,不填高考志愿,在提前批次錄取之前單獨錄取的辦法;二是在提前批次、本科第一批次等批次錄取,其報考方式與其他專業相同。
每年11月—12月,高校公布小語種招生章程,并接受考生報名。1月—2月,高校組織筆試面試等。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部分外語專業在京單獨招生,3月接受考生報名,4月組織口試、面試。
“考人”搜索
1.教育部批準的具有推薦外語類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學校中具備外語類保送生資格、綜合素質優秀、品學兼優、熱愛外語專業、身體健康的應屆高中畢業生。
2.部分省級重點中學品行優良、學習成績優異、外語能力較強、熱愛小語種學習的應屆高中畢業生。部分高校還對考生的學習成績有“量化”要求,如年級綜合排名前10%內。
3.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部分外語專業在京單獨招生,則是面向已參加北京市當年普通高考報名的考生。
4.部分高校會對考生有身體條件的要求,如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要求女生身高160CM以上,男生身高170CM以上。
港澳高校來內地招生,讓內地考生擁有更多的選擇。高額的獎學金、頻繁的出國交流機會以及較好的就業前景,讓港澳高校一度受到內地學子的熱捧。
最近一兩年,“港校熱”降溫,家長和考生的心態正逐漸回歸理性,是否選擇港澳高校應綜合考慮經濟條件、孩子適應能力及英語水平、未來發展趨向等諸多因素。
港澳高校招生
目前,教育部同意香港特別行政區12所院校、澳門特別行政區6所院校在內地25個省(區市)招生。
“考事”搜索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列入計劃內招生,隨高考志愿填報,在提前批錄取。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院校則是獨立招生,需要參考考生高考成績和面試成績等綜合評定錄取。
內地學生在香港、澳門學業期滿,獲得高等學校頒發的學歷、學位證書,內地教育行政部門予以承認。
每年4月起,港澳高校陸續接受內地考生網上報名,6月—7月,港澳高校組織筆試、面試。
“考人”搜索
報考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的考生高考成績達到考生所在地的一本線。另外,學校還對英語成績有要求。
需具備良好的英語能力以便適應大學的學習環境。
家庭經濟條件較好,能夠支付港澳高校較高的學費和生活費。
高職單招,高職中的“小高考”。單獨招生克服了統一高考中只看考試成績,缺乏綜合評價機制的弊端;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特長和興趣愛好,理性地選擇適合自己未來發展的專業與方向。
對于高職單招,這個不用參加高考就上大學的新鮮事物,社會還不是很熟悉與認可。
高職單獨招生
組織考試,自主招生錄取。目前,國家批準實行單獨招生的高職院校有兩類,一類是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有33所已開展單獨招生試點工作),一類是直轄市部分高職院校。
“考事”搜索
作為試點,教育部并沒有統一規定高職學院單獨招生的考試模式。單獨招生院校可單獨或聯合組織文化考試,也可結合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組織以職業技能測試為重點的相關考核。職業潛能測試并非千校一面,而是因校而異,各個專業不盡相同。動手能力強,有實際操作技能或特長的考生更有優勢。按照單招政策,若考生被單招學校錄取,將不能再參加高考;若沒有被錄取,則還可再次參加高考及錄取。
每年4月,高校啟動報名工作,并組織相關的考試;在6月高考前,招生院校公示擬錄取名單。
“考人”搜索
已參加當年高考報名;
具有招生院校生源范圍所在地的正式戶口;
應屆普通高中畢業生和中職(中專、職高、技校)畢業生。
有的專業對考生有特殊要求,如服裝表演、旅游管理等專業對考生的身高有要求。
(本文參照的是2010年相關考試政策,考生一定要根據自己所在省(區市)當年的招生規定和報考院校當年的招生政策,選擇并參加相關考試的報名、測試等工作。)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教育網為您收集整理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責任編輯:王燁)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