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信息年年查年年泄露
許多學生高考后都盼著能收到一封高考錄取通知書,而廣東順德高考考生小梁卻因為眾多的高考錄取通知書而煩惱。整整一個暑假,小梁家里的信箱陸續收到34封入學通知書,關于入學的手機短信、電話更是數不勝數。
考生小梁一個暑假收到34封入學通知書,以及數不勝數的手機短信和電話,事實上不過是考生信息被嚴重泄露的一個縮影。今年高考之后,湖北、廣東、山西等多地的考生信息均被掛到網上大批量出售,只要區區幾百元、上千元,即可買到成千上萬的考生名單,上面包括真實姓名、手機號碼、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等個人信息。
考生信息成了隨意販賣的商品,乃至為不法分子忽悠、詐騙提供了便利。面對這種年復一年的吊詭現象,人們不禁充滿了疑問:考生信息屬于保密資料,有專人負責保管,為何在高考之后就突然變成了公開叫賣的“唐僧肉”?它到底是如何泄露出去的?誰來保護考生信息?
令人遺憾的是,現實中對諸如此類違法者的打擊和懲處力度,仍然顯得相當“疲軟”,甚至形同虛設。或許正因為如此,考生信息變成“唐僧肉”才會“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一再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間。
(責任編輯:王燁)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