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何時不再扎堆
開欄的話
高考招生接近尾聲,本報今起推出系列報道“高招回眸”,對今年高招進行總結和反思,探討讀者普遍關注的問題,希望對來年的考生、家長有所啟發,對高考和招錄工作的不斷完善有所裨益。
我省(湖北省)高考常規錄取已進入第四批高職高專階段。從前三批本科錄取情況看,今年高考生志愿扎堆在漢高校明顯。
預估分數線太低惹禍
小麗(化名)的高考成績為473(文科)分,在填報志愿前,她咨詢武漢地區一所三本高校的預估分數線,得到的答復是:考分低于二本批次線20分以內。小麗的分數只比二本線低15分,便放心地填報了。7月28日,三本錄取投檔線公布時,小麗傻了眼:該校文史類投檔線480多分,與二本線的差值在10分以內。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少數高校公開透露所謂的“承諾錄取分數線”,是近年來生源大戰日益激烈的體現,在三本學校表現最為明顯。考生和家長希望填報志愿前就能知道各校的預估分數線,一些高校對歷年來的分數線“加權平均”得出一個具體的分數,既是迎合他們的這種心理,更是想吸引更多的優秀學生來報考。其結果,直接加劇了志愿扎堆。
高校的實際投檔線是按第一志愿投檔過程中從高分到低分自然篩選產生的,很可能與學校此前分析得出的預估線存在差異。有關專家建議,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只能將其作為參考。
學生太戀近,家長不放手
統計今年前三個批次征集志愿的情況可發現,征集志愿的學校絕大部分都是省外高校。這意味著,考生填報志愿時多扎堆省內學校,尤其是在漢高校。湖北工業大學、武漢工程大學、江漢大學、湖北第二師范學院等在漢高校,投檔分數與所在批次線的差值,比往年有大幅增長。武漢考生金金(化名)考了499分,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均報在漢高校江漢大學和湖北第二師范學院,結果都掉了檔。金金說:“我從小到大都沒離開過父母,父母也希望我能在武漢就讀,沒想到很多考生都是這樣打算。”
“家長不放手,孩子也不愿走遠,導致填報志愿多扎堆在省內或武漢。”一位從事高考招生工作的人士認為,這種現象不僅易導致當事考生掉檔到下一批次,也對我省來年招生工作不利,考生志愿“內傾”,導致外地部分院校在我省生源狀況不好,來年可能就會縮減在我省的招生計劃。
(責任編輯:蘇婧)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