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讀市場再度升溫 落榜生該作何選擇
近日,北京多家復讀機構的咨詢與報名人數逐日增加。而根據近年來的統計,高考復讀人數占當年報名人數的15%到20%。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培訓中心負責人王志祥說,每年都有高考高分學生選擇復讀,一心要考上名牌大學,甚至非北大、清華不上;還有一類則是成績在高職專科線徘徊的學生;另外還有因生病、談戀愛、發揮失常等特殊原因遭遇滑鐵盧的學生。
人大附中老師趙曉萍說,復讀的學生都肩負著“三座大山”,一是第一年高考失敗帶來的陰影,二是再次高考面臨的壓力,三是應屆生所帶來的“威脅”。
與此同時,復讀存在很大風險,王志祥總結了幾類不適合復讀的學生:一是沒有學習積極性、迫于家長或其他壓力復讀的學生;二是成績提升空間很小、與理想院校差距過大的學生;三是壓力過大、心理較不穩定的學生。
教育專家建議,目前國外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大專、民辦學校等教育機構的招生人數越來越多,高考不是升學的唯一途徑,有些考生及家長應該及時轉變“教育一定要走完全程”“哪怕三本也要上本科”的理念,結合就業與未來發展,做出合理安排。
微評:“一考定終身”的堅冰已逐漸融化,為何如此多學生仍選擇用一年或幾年時間從頭再來?
數據顯示,諸如復旦這樣的名校,每年在全國錄取的復讀生超過100人,而清華、北大更多。專家認為,就業壓力是家長選擇復讀的核心原因,只要就業壓力依然很大,知名院校的學生在就業上就有競爭優勢,總有一批學生為了追求更好的院校選擇復讀。需提醒的是:復讀效果因人而異,選擇復讀慎之又慎。
(責任編輯:蘇婧)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