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強忍病痛不就醫(yī) 省下錢為圓女兒大學夢
海峽都市報6月22日訊(本網(wǎng)記者 魏柳菁 楊梅香 許蔭蔭 文/圖) 洛江一位父親強忍病痛,為了省下治病錢給女兒上大學,不敢上醫(yī)院,忍著病痛繼續(xù)打工掙錢積攢學費。幾天來,海都助學直通車跨進寒門學子家庭,所報道的貧困家庭心酸故事,感動了很多市民讀者,他們紛紛打進本報助學熱線968111,想提供勤工儉學的機會,希望能盡一己之力,幫寒門學子成就自強之路。
采訪中,許多寒門學子已開始未雨綢繆,試圖開始靠自己的雙手圓夢。昨天,賴清波就表示想讓出捐助名額,靠自己的雙手籌湊學費。
如果您身邊有這樣的應屆高中畢業(yè)生,他的高考成績可達本二錄取線(高考成績出來前,省質(zhì)檢成績在本二以上),卻無力負擔大學學費,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深入對方的家庭了解情況,被選上的學子每人將一次性得到5000元助學金。(各地中學、熱心助學人士、教育局、團委也可直接向本報推薦)我們也希望,貧困學子能勇敢地毛遂自薦。
您可以撥打968111報名推薦,還可寫信到“泉州市泉秀街恒祥大廈15層海峽都市報助學組,郵編362000”,把學生情況告訴我們。
昨日,近10名愛心人士打來電話,希望能幫助賴清波達成心愿,有人愿意提供工作,有人想資助她,這些人士來自市區(qū)、石獅等地。
“現(xiàn)在的孩子,有這樣的品質(zhì)太難得了。” 昨日,石獅的蘇先生有兩個孩子,女兒正要中考升高中,兒子即將上初中。蘇先生說,兩個孩子都沒吃過什么苦,寒門學子的事跡感動了他,他希望孩子能從中受啟發(fā),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希望寒門學子的精神能感染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受到啟發(fā)。
家境貧寒,但自強的束綠獎狀不少
見到束綠,是在泉州人民醫(yī)院,束綠的父親吳炳元因鼻竇炎剛動完手術。其實,早在幾個月前,吳炳元的鼻子就開始很不舒服,但他暗自忍著病痛,沒敢聲張,每天照常忍病去打工。
吳炳元不敢上醫(yī)院,怕看病又得花上一筆錢,女兒成績不錯,如考上大學,用錢的地方還很多,二來女兒正值高考期間,吳炳元也怕干擾孩子情緒。
幾個月下來,吳炳元的病情不斷加重,干活時半邊臉疼得厲害,吳炳元實在扛不住了,被家人送進了醫(yī)院。直到手術前,束綠才知道父親的病情。
吳炳元在晉江的地鋪廠打石頭,每月工資僅1000多元,妻子在附近的工地揀些碎石塊去賣錢,運氣好的時候,最多也只能賺幾十塊錢。
這幾天,吳炳元治病一下就花了四五千元,好不容易攢下來當女兒學費的錢泡湯了,吳炳元沒法出去干活,只能躺在病床上犯愁,孩子的學費如今只能靠借的了。
昨天,記者來到洛江區(qū)馬甲鎮(zhèn)束綠的家———一棟不算完整的一層破舊平房,房屋前半邊是石頭結(jié)構(gòu),后半邊倚著祖上留下來的三間木頭結(jié)構(gòu)的古厝,房梁都已傾斜了。每逢陰雨天,屋子就漏水,這些天下大雨,束綠家的客廳里擺滿了水桶和臉盆,記者數(shù)了數(shù),足有8個。
今年20歲的吳束綠,長得很清秀文靜,說話輕聲細語,又十分有條理。從小到大,束綠不是班長就是學習委員。成績名列前茅,其他方面的表現(xiàn)同樣優(yōu)秀,屋里各種活動的獎狀一大堆。
看到父母那么辛苦,她在學校寄宿期間也是省吃儉用,每月300塊的生活費都花不完。面對困境,束綠的語氣里充滿了勇往直前的勇氣,“父母這么辛苦,我不能辜負他們,只能好好學習,今后找份好工作努力賺錢。上大學是我的夢想,也是改變命運的機會,我不想給自己留下遺憾,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爭取。”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