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紫金曝高考集體作弊案 考生帶手機查答案(2)
“不是監考老師沒有發現,而是監考人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廣東省2010年普通高考考生守則”規定,考生應在每科開考前20分鐘,其中語文科在開考前30分鐘,外語科在開考前35分鐘,憑準考證、身份證(現役軍人身份證件)進入考場,對號入座。這一守則還嚴禁考生攜帶尋呼機、移動電話、無線耳機等各種無線通訊工具、電子存儲記憶錄放設備,以及涂改液、修正帶等物品進入考場,有違紀、作弊等行為的,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進行處理,并記入《違反誠信考試記錄檔案》。
實名向中國青年報舉報的紫金二中考生說,按照正規程序,第一關考生進入考場時,監考人員應該嚴格檢查考生的身份證、準考證,身上有沒有攜帶手機等無線電通訊產品;然后進行第二關檢查,即在考場中核查考生本人與考場名單表上的照片是否一致并對號入座。開考信號發出后便嚴格監考。
“張政綏是遲到進入考場的考生,監考人員都沒有檢查他是否攜帶手機等電子通訊產品,那么對其他準點進入考場的大批考生更沒有檢查。”接受記者采訪的幾名紫金二中應屆高三學生說,他們都是暢通無阻地進入了考場。
正因如此,高考進行中考場上就有人把手機拿出來。紫金二中考生小張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說:“把手機放到桌子下面,不發出聲音,不做出格的動作,考生不要吵,就沒有人管。”
考生小林(化名)說,考語文時,自己所在的考場上就有考生問《孟子告子》下句是什么,不一會兒就聽到同學說:“百度百科不就有嗎!”
小張告訴記者,每場考試結束后,同學們就在考場外討論:“這個題搜到什么答案,那個題哪里有的抄”,“語文的默寫題找到了,英語作文翻譯題搞定了”。監考老師對這些都充耳不聞。
“不是監考老師沒有發現,而是監考人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紫金二中一位網名頗具俠氣的考生說,考生只要手機在手,既可照相,發彩信,又可上網查資料,傳答案。小張班上另一名同學則形容“監考老師本來就是紫金二中的擺設”。
小林痛苦地說,“我知道同學作弊了又能怎樣?有自己班里的,也有別班的,見怪不怪,我沒有能力改變這一切。”
沒有對違禁物品采取強制檢查措施,是對考生的人性化管理?
現在,紫金縣招生辦已按程序呈報省市教育考試部門,建議按考試規定對考生張政綏進行嚴肅處理,對監考人員進行批評教育,并責令其作深刻檢討。
紫金縣招生辦副主任杜志鴻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透露,考生張政綏用手機舞弊的行為不是監考老師與考點監察員發現的,而是直到廣東省教育考試院打來電話才知道的。據介紹,紫金二中的考點主任為二中校長廖振輝,紫金縣招生委員會為加強檢查,監督監考員履行工作職責,還聘任了鄧慶金、黃鐸、黃廖章、溫仿云、黃厚福、江乃文6人為紫金二中考場監察員。
“這是考生個人行為,監考人員作出深刻檢討。”6月17日,杜志鴻打電話向縣教育局局長、招生辦主任劉清照請示后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其他方面暫時沒有啟動問責程序。”
對于紫金二中應屆高三考生反映高考中還有其他考生帶手機進入考場的現象,杜志鴻表示:“紫金縣根據省市教育考試部門的要求,對考生實行人性化管理,只是宣傳教育考生把帶入考場的違禁物品放到指定位置,并沒有采取其他特別的強制檢查措施”。他說:“有考試就有舞弊行為,不排除有心術不正的考生把手機帶入考場,這個很難防范。”
紫金縣委辦副主任、新聞秘書劉俊鋒表示,紫金是一個人口近80萬的山區貧困縣,財政收入只有兩億元左右,還不夠發全縣教師的工資,大部分經濟社會發展的資金來源于上級政府的財政轉移支付。高考考點的建設資金短缺也是一個問題。
紫金縣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紫金二中那個考生太傻了。要是我來做的話絕對比他高明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