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各國高考與擇校 澳大利亞學生按興趣考
每年高考的時候,社會各界都會對高三考生關懷備至?忌母改父敲η懊,辛苦操勞。在其他國家,面臨高中畢業考試和選擇大學的學生和家庭又會是什么狀況呢?
澳大利亞學生按興趣考
澳大利亞高考又叫高中畢業考試。通過考試的學生將獲得各州頒發的高中畢業證書,也就是大學錄取的資格證。所以說,高中畢業考試的性質相當于中國的高考。
澳大利亞高考科目設置廣泛,學生有自主選擇權。每年各州劃定畢業考試科目的范圍之后,允許學生根據個人興趣、特長選課,每所高中都有幾十甚至上百門課程可供選擇。從最基本的英語、數學、物理、化學,到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編程等等,這些課程都可以作為高考科目。學生們可以在考試中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并且為大學專業課程的選擇及將來職業道路的選擇奠定基礎。
而無論考哪門課,分值都是平等的,比如音樂、戲劇與經濟學、高等數學就是平起平坐的。另外,澳大利亞也不限制考試科目的數量,但是在算總分時,主要相加的都是你考得最好的前4門的成績。而“主要”一詞的意思是說如果你考了6門的話,你為另外兩門付出的努力也不會白費。它們將會按考分的多少折算成相應的加分分數,加入你的總分。最后各大學按照總分高低錄取。
英國學生兩年考六次
英國的中學生在接受五年的中學教育后,想上大學的學生可以接著進行兩年的學習。這兩年有點像國內大學的預科,期間學生選擇希望報考的高等院校系所及專業所要求的相應課程進行學習。而學生通常在第一年選修四門功課,第二年再從這四門中選三門功課學習,兩年后學生采用單科結業的方式參加“中等高級水平教育證書考試”,也就是相當于國內的高考。
英國的高考不是一錘定音,學生在這兩年中需要堅持不懈地學習。每一門課在兩年中共有6次考試,6次考試所得的總分就是這門課考大學的成績,并以ABCDE劃分等級。如果學生對自己的成績不滿意的話,可以選擇補考。之后,學生根據自己三門課的考試等級填報大學申請,一般為6個志愿。
不過考試成績不是英國大學錄取學生的唯一標準。學校老師或校長對該學生的評價,也就是推薦信,對學生申請成敗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英國的大學對學生的個人陳述也很重視,除了看你為什么想學這個專業外,還會看你有哪些愛好,參加了哪些校內外的活動。而像牛津和劍橋等這些著名的大學還會對申請者進行面試,考察學生的綜合知識、邏輯分析能力、思維敏捷程度、情商等各方面的素質。
雖然英國的考試壓力不如國內那么重,但每逢考試季,英國的家長也是個個神經緊繃。而此時,媒體以及相關組織機構也會為家長提供各種建議,幫助他們度過考試季。
日本考生穿黑衣高考
相比之下,亞洲學生的高考負擔就重多了。在日本,上大學不難,但是上好大學卻很難。日本人特別看重名牌大學學歷。日本的大學入學考試競爭非常激烈,前幾年流行一個說法——四當五落。意思是一天只睡4個小時就能考上大學,要是睡5個小時,就要落榜了。
目前,日本高考要進行兩次,第一次是全國統一考試,在每年1月下旬的星期六和星期日兩天舉行?荚囉纱髮W入學考試中心命題,不分文理科。第二次考試由各大學自行組織,時間為每年的2月和3月。考試形式也由各大學自行決定,有筆試、面試、小論文寫作、實際操作等諸多形式。
有意思的是,在日本的高考現場,幾乎看不到家長的身影,最多只是有些來自私塾或是補習班的老師舉著加油的牌子。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日本高考現場,很多考生包括監考老師穿的都是黑色衣服。據說,考試當天打扮得太花哨的人大都心虛,對高考沒有信心,為了給自己鼓勁,看上去沉著冷靜的黑色于是幾乎成了考生的統一標志。
韓國呼吁改革高考制度
韓國高考的日期是在每年的11月中旬,為期一天,考試科目為4門:數理、韓文、外語、社會探究或科學探究。高考成績出來之后,學生們還要經過大學的層層面試才能被錄取。
韓國的高考錄取比率位于世界前列。但是,由于大家公認的名牌大學還是占少數,因此韓國學生為能進入名牌大學讀書,還是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
韓國目前的高考制度是從2002年開始實施的。該制度的最大特點是對考試成績不再計算總分,而將各科目的考試成績分別打分,然后依據分數段確定各科目的等級以及綜合等級。各大學再根據各科目考試等級、學生手冊、面試成績、專長等情況招收學生。
韓國現行的高考制度,除了讓考生們背負極大的心理壓力外,韓國家長們為了送孩子上各種補習班也往往得花費巨額的費用。因此韓國上下對高考制度改革的呼聲不斷。(《世界新聞報》 駐澳大利亞記者/陳楓 駐英國記者/涂赟 駐日本記者/謝宏宇 駐韓國記者/張玲)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