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首日空中監考 成都未發現可疑作弊信號
無線電監測車開到考場
一名遲到的考生
昨天是高考的第一天。我省511729名考生走進了全省349個考點、17300個考場,開始了高考,有6萬多名工作人員參加了監考。成都市則有6.8萬名考生走進成都市50個考點、2312個考場參考,有9000多名工作人員參加了監考。
記者從四川省教育考試院獲悉,我省今年加強了試卷保密室管理。考前各市州、縣(市、區)招辦保密室、試卷分發場所全部安裝了視頻錄像監控系統,建立保密室網上巡查系統,實現了省、市、縣三級聯網實時監控。為防范高科技作弊,今年我省無線電管理部門所屬的無線電固定監測站、移動監測車和便攜測向設備,在高考中全部投入使用。
高考·安檢
“空中保鏢”緊盯“高科技”作弊
昨天是高考第一天,成都市10余名無線電監測站的工作人員駐守在3個無線電監測基站和6輛監測車上,當起“空中保鏢”,全程盯防高考考場附近各種“高科技”作弊。
上午8時30分,位于市郊的一處無線電監測基站內,十余臺電腦和一塊大屏幕顯示屏全部打開,工作人員目不轉睛地盯著這些貌似普通的電腦,并不時記錄著數據。“這些儀器都‘暗藏玄機’,可以時時監測出所覆蓋考點附近的無線電信號變化情況,一旦發現異常就會發出‘報警’。”市無線電監測站站長盧文介紹,按以往經驗,高科技作弊信號發射時間,由往年集中在考試結束前半個小時左右,逐漸變為開考后半小時。為了保證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所有工作人員都提前到崗。
基站內工作緊張有序,基站外還有“秘密武器”——6輛監測車。“一旦發現有可疑無線電信號,監測車就可以開往現場,充當臨時基站,快速查找可疑信號的具體位置,并同時進行干擾。”盧文說,在監測車的配合下,昨天分別對成都市第九中學、石室中學、青白江、雙流等9個考點的無線電信號進行了實時監控。
無線電監測車可監測考場周圍發射的各種電子信號,并對可疑信號進行分析測向,定位查找信號來源,其定位精確度可達到一米范圍。
“吱吱吱……”上午10點40分左右,駐扎在石室中學考點的無線電監測車上,監測儀器發出了信號聲。工程師羅先生馬上警覺起來。“這是個數據傳輸形式的可疑信號。”羅先生說,因為是數據傳輸,無法監聽到具體內容。為了穩妥起見,羅先生并沒有立刻對該信號進行壓制。他開始搜索信號來源及方向,很快,“警報”被解除了。“不是作弊的非法信號,它是從附近的電信公司大樓內傳出的正常信號。”羅先生說。
記者隨后致電給其他幾位無線電監測工作人員,了解到在昨天巡邏監考中,成都未發現有利用無線電技術的作弊行為。華西都市報記者 程渝 余媛媛 攝影 劉亮 實習生 牛甦
高考·花絮
忘帶鉛筆 志愿者相幫
(記者 余媛媛 實習生 牛甦)在文翁石室門口,成都市汪家拐街道辦事處文翁社區高考服務點為考生提供了必要文具和藥品,中性筆、鉛筆刀、2B鉛筆,以及清涼油、藿香正氣口服液……
石室中學考點的志愿者告訴記者,早上有三名考生忘帶2B鉛筆,幸好社區的志愿者已把鉛筆削好,考生拿起就走,沒耽誤時間。
粗心高考生 遲到的忘帶準考證的都有
昨天在成都市的50個考點中,成都七中的關注度無疑是最高的。因為短短一個上午,各種與高考密切相關的事件接踵而至。先是有考生忘帶準考證,緊接著開考后8分鐘又有一名考生趕到。
考生粗心 忘帶準考證
“這可怎么辦啊!”離2010年我省高考首場考試——語文開考不到半小時,成都七中考場外,一女士抹著眼淚,旁邊兩位老師安慰著她:“沒事,學生已經進去了,只要能在開考15分鐘內拿過來就行。”原來是一粗心考生忘記了帶準考證。
據考場保安講,此考生的領隊老師向考場負責人說明了情況,先讓考生進場,家長只要能在開考15分鐘之內把準考證拿過來,考生就可繼續考試。
還有十分鐘就要開考了,一男士滿頭大汗,急匆匆地從出租車上下來,從包里掏出準考證拿給老師:“早上說了多少遍要檢查好,別落下,怎么還是忘了。”
出租飆車相送還是遲到
昨天上午9點08分,語文開考已8分鐘。此時,成都七中門外,一輛出租車急馳而來,門一開,一個身穿白色T恤的男生手拿透明筆袋,沖向考場門口。原來是一遲到考生。
飛奔向考場 吳小川攝
記者在出租車司機處了解到,此考生在衣冠廟上車,到成都七中,司機僅僅用了8分鐘。
據出租車司機說,此考生乘坐公交車趕考,但由于早上交通擁堵,公交車又比較慢,所以就遲到了。
華西都市報記者 王迪 實習生 張菲菲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